试论老子孔子的用人哲学
但“人性”及“人性规律”是一个复杂、永恒的历史和现实课题,并不容易把握。孔子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君子的礼数被当成了小人的谄媚,这样的误解连孔子也不能幸免,可知把握人性、引导民意之难。
因人有不同,见识有深有浅,整体而言,民众之多数者易从众,易被引导,易被误导甚至被蛊惑,直至产生社会破坏力,这是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大众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心理学”等当代学科对此有所研析,在此不作深究。但如何站在人性的角度,理解和引导多数人,发挥正面导向作用,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用人工作得到绝大多数人(也包括被选用者本人)的心理认同,做到用人效用的最大化,这应是用人者深刻思索的问题。
五、用人管理中的“礼”与“下”
追求用人效用的最大化,需做到“礼”与“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即人首先要满足生理需求,其次要满足安全需求,再次要满足情感和归属需求,进而满足尊重需求,最后满足自我实现需求。高明的用人者除了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之外,必定还会注重人情感、精神方面的满足。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这是“礼”。
老子说:“善用人者为之下。”曾子说:“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历史上的周公吐哺,曹操跣足,刘备三顾茅庐,这都是“下”。
故以礼待人,做好沟通,不只是修养问题;关心下属,礼贤下士,亦不只是风格问题。这些还是以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为内核,以广纳贤才、人尽其才、集思广益为目标的现实需要。
六、用人管理中的“信”与“励”
追求用人效用的最大化,还须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人都能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这就需要用人者“信而励”。
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得善得信者,始可以得人。孔子说:“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不预先怀疑别人伪诈,不臆度别人的诚信问题,但能察微知著,预先防范,这才是贤德之人。“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凭空臆测、定非不可、拘泥固执、唯我独是,此“四弊”用人者当以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才是“信”。
进而还须“励”。首先,多赋予被选用者挑战性的工作,激励其探索和求知精神,以发挥其潜能。老子说:“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要让其知道自己不足,并进而求知,不然,圣人也无法调教。其次,关心选用对象的个人发展,适时开展岗位交流,艺术处理调职问题,能者上,平者调,庸者下,避免出现岗能不符。第三,平衡爱与恶、放权与控制的关系。孔子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对一个人再看重喜爱,也要有所约束和控制;对一个人再讨厌不屑,也要给其施展作为的公正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不病”、“不惑”,才是用人的高境界。
七、用人者的“择处仁”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要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为人处世至于至善的凝练概括。用人部门、用人者的自我要求须是仁,做择人用人等重大决策的标准和依据也应当是仁。
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心中有仁方能尽善尽美,做决策时没有仁的概念怎能算得上明智?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有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的意识和行动,自己不想要的,不能强加给别人。
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去琢磨比别人强,比别人好,始终存有一种高尚品格和宽广胸怀,进而努力达到人立人达的人生境界。
《论语》中记载:公叔文子举荐一个叫“譔”的下臣为公卿,位置与自己等齐,并同见于国君。孔子认为公叔文子其名为“文”,其实不虚,很了不起,几近乎仁。用人者也当有公叔文子的眼界和胸襟。
八、参悟事物发展规律以用人
人有其本性,事物有其自身发展规律,未掌握规律而妄加判断、横加干预,用老子的话说就叫“不知常,妄作凶”,终会碰壁吃苦头。对立统一,中庸之道,道法自然,三法看似玄虚,然皆适以“用人”。
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从中可以参透信任爱护与辜负妄为的辩证关系。
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燥君”、“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此二言可以看作施政用人“当以重持静处、切忌急功近利”的经验感悟。
老子说:“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可有取立荣功之愿,须无必得宝座之执。冷静超脱是为上。
孔子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以约失之者鲜矣。”繁以为简肆以为约,归真返璞可保长久。用人以约可得仁。
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事情做得越深入,回旋余地就越小,用人管理也不要钻牛角尖。
老子说:“孰能浊以止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谁能在混乱中镇定,悄然澄清局势;谁能在僵化中灵动,逐步转现生机。所以处事无须盲动,教化可以不言。面对复杂的形势人事变化,此亦可为应对之道。
九、跳出“用人”看用人
虽说选人用人是施政和治业的重要手段,是组织和管理的主要内容,但“用人”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用人问题。用人所作的工作全都围绕“人”来展开,其涉及的广度、影响的深度,绝非其他事情所能比。因此必须摆脱“用人”的狭隘观念,以哲学思辨的态度思考用人问题。
老子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里,老子阐述了用人管理的几个境界层次:最智慧的领导者,下面的人只是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下级对他亲密赞誉有加;再次一等的,下级对他敬畏害怕;最差的,难免受到轻慢侮辱。领导者威信不足,未必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很可能是自己确无可亲可畏之处。
司马迁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最高明者处事,顺应形势、遵循规律;次者,把握人心,以利导之;再次者,教育教化,宣传开导;再次者,法规约束,刑罚加之;最下者,与之争利,势成水火。
两句话对照看,老子之言是为果,司马迁之言恰为因。
故用人管理的最高艺术,是全然把握社会心理和人性特点,不横加干预而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真正做到因势利导,垂拱而治,就像老子所说的“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参考文献
[1]史记·孔子世家
[2]《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3]《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
[4]《论语·宪问》:公叔文子之臣大夫譔,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5]史记·货殖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