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校教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众所周知,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管理存在着岗位聘任不相称、培养不适当、考核评价不合理等许多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增加财政投入、健全规范规章制度、完善师资培养体系、改革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等几方面来着手完善。
关键词:高校教师 教师管理 师资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中国教育研究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1995年到现在,政府对高等教育不断加大投入,并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高等教育发展,高校教师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的研究文献数量也大大增加。在大量搜索到的研究中发现中国学者一方面总结三十年改革开放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采用越来越多的理论来解析、研究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并把这些理论运用于解决教师管理制度在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如人力资源理论、激励理论、人性化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等等,力图在师资队伍管理的模式和机制上有所突破,为建设跨世纪高校教师队伍提供有益借鉴。
21世纪初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机遇,人类真正进入了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过程中,高等教育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素质、结构、质量和效益都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学校规模迅速膨胀,各种矛盾日显突出,与创建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教师队伍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尚未突破,一些新的管理模式的尝试与原有的职称制度、招聘人才制度等还存在矛盾和冲突。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当前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高校教师聘任问题
在实施教师聘任时,由于近年来高等学校扩大招生,教师的质量与数量均相对不足,因而许多大学依然循着“教师职称评审”的方式进行,而未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岗位聘任制”,学校管理机构重叠,管理成本过高;非教学科研人员比例过大,学校整体绩效低下,优秀人才和中青年人才激励不足,薪资水平无法起到绩效提升的作用,因此择优聘任是优化教师队伍的重要环节。
然而到目前为止,政府对各所高校的投资资金分配还存在许多争议。有的学者把政府对各所高校的投资比喻成切蛋糕一样。在过去,这块大的蛋糕是平均切分给各所高校的,所以甚至把蛋糕都切成碎片。[1]现在这种方式改变了,政府把蛋糕切成有大有小,把大块的分给重点高校,小块的分给普通高校,这样,重点高校得到的经费投入多,自然能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素质教师,大力投入师资队伍培训和建设,教学质量也随之而大大提高。然而普通高校得到的资金少,造成普通高校的经费困难,难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不断地向外流,对学校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2]同时也造成高校教师结构不尽合理。有的高校人员过剩、臃肿,有的高校人员不足,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缺乏。
二、高校教师培养问题
在高校教师刚刚走向工作岗位时期,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热情和期待,他们朝气蓬勃、追求上进,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很强的可塑性以及接受新知识的渴望,这是青年教师完成社会角色转变并快速成长的最佳时期。国外研究证实,教师服务成绩评定结果是最初阶段随经验的增加而迅速上升,以后五年或更长时期进步速度逐渐放慢,往后15~20年无大变更,再后则趋于衰退,调查显示,我国的情况也大致相同。因此,对高校教师的培养工作宜早不宜迟,而且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阶段性提升高校教师的业务能力。
三、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管理问题
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管理制度方面,缺乏教师绩效的有效考核机制,导致教师教学科研的目标不明确,积极性不强。由于在干部管理上缺乏一套科学而又便于操作的考核办法,对教师难以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因而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学者认为,目前中国高校的教师考核制度过于偏向量化考核,很多高校都实行以各种量化指标为基础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量化考核的后果是,浮躁之风盛行,急功近利的行为越来越突出。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是需要沉下心来的,考核的压力使一些师生把精力用在发表文章而不是研究问题上。”[3]
完善高校教师管理的方式有许多,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确保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
我国199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它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教育法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