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管理类论文 > 人力资源 > 正文阅读资讯:研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研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作者:未知[来源:本站整理]| 打印 | 关闭 ]

者的评价高于实际水平。有的被考核者平时组织性、纪律性较差,但主考人员在评价时却称该名被考核者组织纪律性很强等等,造成考核失真。(2)近期效应偏差。在人们的印象中,近期行为给人们留下更深刻的记忆。越接近考核,被考核者的行为对考核结果影响越大。这是时间效应在人的心理上的反映,使人们不能全面地看问题,影响对被考核者的准确评价。(3)晕轮效应偏差。被考核者的某一突出的品质或特征起着一种类似晕轮的作用,使观察者看不到此人的其他品质,而仅从一点做出对这个人整个面貌的评价,实际上也就是以点概面。( 4)年龄偏差。由于主考者年龄因素,对不同年龄段的工作人员产生评价上的失误而形成的考核偏差。(5)主观好恶偏差。主考人员偏爱或厌恶某些考核要素,影响对被考核人员的正确评价而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在实际考核过程中是很严重的。
  最后,是在短时间内,考核的结果与晋升没有关系。在一定资历以前的晋升基本上根据年功进行,在一定资历之后的晋升基本上根据长期考核的积累以及上级、同事在长年累月中形成“公论”。长期以来,这种考核方式较好地适应了集体执行公务的办公形态和年功序列的晋升习惯。但是,由于现在行政人事考核越来越注重公务员个人的业绩、能力的背景,这一考核方法己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考核目标的需要。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考核者好像并不准备在被考核的对象中清楚地划出谁优谁劣。换言之,考核者实际上将考绩视为一种形式,并不打算从中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结果。为了与他人搞好关系,包括上司在内,谁也不愿意去冒犯自己的同事,对他的工作表现和能力给予苛刻的评论。所以短期考核的结果并不会产生直接的回报:因为不会产生直接的回报,通过模糊、暧昧来维护内部的团结和彼此之间的“良好”关系便成了最现实的选择。从中可以看出,导致考核制度弊病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在考核制度本身,也不是在于考核主体的态度、观念或者在考核方法的不科学上。考核制度本身的原因是外部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形成考核制度激励功能障碍的根本原因是公务员制度存在不合理性。所以单单从考核制度上找对策,那么这个对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只有把考核制度放在整个国家公务员制度中去,才能有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
  缺乏规范化、定量化的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使分配的激励功能不足;公务员工作量及工作质量的评判很难衡量,这即使在公务员制度实行得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也是一个难题。公务员积极性的调动、工作热情的维持与公共部门的激励措施直接相关。而目前公共部门在绩效考核中仍沿用传统的、以经验判断为主体的绩效考核手段,职工个人的收入与贡献大小不紧密,不同程度地存在平均主义,从而使其激励体系缺乏针对性、公平性、导向性,不能有效地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 1 ] 宋斌,鲍静,谢昕。《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2 ] 陈振明主编。《国家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制度》[M ].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 3 ] 黄德林,陈鼓,沈炜,马向平。 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实施“负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中国行政管理, 2004年第3期。
  [ 4 ] 夏亮,丁建华。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2004年。
  [ 5 ] 王阳。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问题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4期。
  [ 6 ] 周丹凤。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问题,甘肃农业, 2006年6期。
  [ 7 ] 厉旭光。 事业单位激励机制思考,鹭江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
  [ 8 ] 王维。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硕博论文网, 2006年。
  [ 9 ] 黄艳,王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变迁。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第26卷第5期2003 年10 月: 657 - 658.
  [ 10 ] 崔晟。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缺失与完善。 决策与信息, 2008 年第7 期总第43 期。
  [ 11 ] 颜立峰。 关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分析。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年第8卷第3期。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