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供给的PPP 模式探究
销售导致了农产品输出的分散性。以浙江为例,不同地域的方言障碍、农民文化程度的限制形成了农村物流一体化的天然屏障,造就了农村物流参与个体数量多而规模小、联合性差、层次低等特点。农村人口的相对分散决定了消费品需求的相对分散性从而决定了物流的相对分散性。我国自然村的规模悬殊,最大的河南某村人口12337人,而湖北省江陵县平均每村33人。较为分散的人口导致消费品下乡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复杂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物资需求数量巨大且品种繁多造成了农产品物流需求的复杂性。经济的城乡差异、小而分散的农业生产导致了生活资料需求的多样性和农村物流与其它物流对接的复杂性。
季节性强。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决定了农村物流的季节性。不同的生产阶段,农民对于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在品种数量等方面皆不同。农产品的自然生产周期又决定了农产品的输出存在更强的季节性。即使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也因其资金技术方面的限制无法彻底解决农业生产的季节性问题。
返空率高。由于农村的生产活动具有季节性,因此农产品从农村输送到其他地区也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而农村居民对于工业消费品的需求却是日常性的,这就决定了农村物流具有高返空率。
综上所述,农村物流由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等特殊性形成了其损耗率高、分散性显著、复杂性大、季节性强、返空率高等特点。
(二)我国农村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物流体系建立难度大,农村物流网络覆盖面有待提高。我国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经济社会文化水平先对落后,这决定了农村物流体系建立的难度极大。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物流网络覆盖面较高,但中西部农村物流网络则与居民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现有农村物流网络利用率不高。目前我国邮政部门组建起来的农村服务网点有5.9 万个农村邮政支局(所)、7 万余名乡邮员、数十万名农村邮政代办员,但是邮政现有的网点利用率不高,也处于亏损状态,且所提供的服务往往不尽人意。(尹帅等,2016)。
“最后一公里”难题。“最后一公里”难题是农村物流的共性难题,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且农村交通相对不便捷,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就凸显得特别厉害,这也严重影响着农村物流在农村的推广。
四、农村物流的公共物品属性分析
学术界对于公共物品的界定一般是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视角来论证的,一般认为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事物;二是具有非竞争性但有排他性的事物;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