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供给的PPP 模式探究
入PPP模式来健全和改善我国农村物流服务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从农村物流体系建立的方面来看,邮政物流在农村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较高的网点覆盖率;乡镇企业和乡村商贸超市(零售商店)等主体有比较稳定的物流服务需求且乡村零售商店覆盖面高;供销合作社和农资商店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销售关系紧密,且对当地涉农产品有一个相对全局性的了解;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鉴于上述主体的特点,在构建农村物流体系时可以将上述主体结合在一起,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农村物流体系,其中邮政物流发挥其公信力及网点优势,作为农村物流的集散点,乡村零售商店和商贸超市作为邮政物流网点的代理点,第三方物流公司则作为主要的承运方。此外,商贸超市、乡镇企业、农资商店等则将其商品的运输委托给当地的邮政物流。通过这一多层次的农村物流体系,能解决网点覆盖率不够高的缺点,亦能缓解农村物流季节性和高返空率的问题,此外,也能提高邮政物流现有网点的利用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从资金投入及各主体的分工方面来看,在构建上述农村物流体系时还需大量投入,且需对各自的权利义务和分工进行明确界定。因此需要通过协议的方式予以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入PPP模式构建农村物流体系时一定要公开透明,对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选择一定要通过招标等公开方式予以选择并定期考核,对商贸超市、零售商店等代理点的认证也要尽可能全面考核并定期考核。
基金项目:
浙江省农村物流PPP模式研究,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青年课题,项目编号16QN07。
参考文献:
[1]王新利.论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特点与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4):308-312.
[2]胡愈.农村物流金融模式的选择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2:37-41.
[3]彭晓辉.我国农村第三方物流网络资源整合路径及运营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16,12:82-82.
[4]董涵敏,魏子维,杨双绮“. 互联网+”时代下快递下乡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与灰色关联度的分析.商场现代化,2017,5:91-93.
[5]贾康,孙洁.公司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和功能[J].财政研究,2009,(10):34-40.
[6]贾康.发挥PPP模式在改革创新中的正面效应[J].地方财政研究,2014,(9):12-19.
[7]于玲.PPP模式下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路径———以四川省为例[J].财会研究,201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