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顾客品牌体验的情感走向
摘要:商品对消费者来说不仅仅是使用价值, 更重要的是附着在其品牌上的非经济价值。品牌的非经济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商品的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上,品牌的情感和审美价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偏爱。本文从认知品牌特性,体验品牌形象,拓展品牌价值,培养品牌情感价格几个方面探析顾客品牌体验的情感走向,并结合品牌的特性和消费心理,创造一种强调情感体验的品牌文化是消费者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顾客 消费体验 品牌形象 情感
品牌的情感体验,诉求顾客内在的情绪和感情,目的是使顾客在消费过程中自然地受到商品或服务的感染,并融入到消费情感中来,创造顾客忠诚。新加坡航空公司以带给乘客快乐为主题,实施网上冲浪和微笑服务来“创造”快乐;营造一个全新的飞行体验过程,为顾客提供了极大的情感满足。因此,商品对消费者来说不再仅仅是使用价值, 更重要的是附着在其上的非经济价值。品牌的非经济价值更多的体现在商品的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上,品牌的情感和审美价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偏爱。
认知品牌特性
(一)品牌的含义及其视觉要素
所谓品牌,狭义地讲,是企业(产品)的名称、徽记及其图案的组合,一经注册,即成为商标。人们熟知的品牌视觉要素主要包括:标志、标准字体、包装、广告、橱窗和展示陈列等。Aaker在1991年将其解释为:一组能够让人产生品牌联想的形态,通过某种有意义的方式组合。这些能够让人产生联想的信息包括:产品特性、精神理念、顾客利益、相对价格、产品种类、竞争者及国家一地区。于是,谈到可口可乐,红色背景与白色斯宾塞字体的形象设计,不禁使人联想到激情、活力、爽快;而奔驰也不仅代表汽车,还会让我们想起征服与超越, 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因为消费者不仅仅将这些品牌作为一种商标或是一个产品,而是将其看作一种文化去体验和感受,从消费过程中获得审美享受和情感满足。这些具有品牌联想特性的信息在被消费者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中产生对品牌的认识和情感。
(二)品牌的视觉形象信息
品牌的视觉形象信息是由视觉感知要素组成的,渗透到品牌的各个层面,并对顾客体验效果发挥着重要影响。广义地讲,品牌 =(市场上的)名声 +(对市场的)承诺 +(消费者的)体验。品牌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市场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来吸引消费者,品牌是对消费者有一种承诺,通过明确利益诉求,告诉消费者通过品牌消费可以得到的实际利益;然后是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或享受服务后所形成的一种整体的体验。消费者的体验效果取决于品牌形象的视觉诉求,它能使消费者对品牌形成一定认知并进一步固化下来,构成产品的品牌内涵。因此,所谓的品牌,其实就是消费者消费过后对产品的体验认知。而利用体验认知提升品牌的价值将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也是未来营销发展的一大趋势。
产品价格只在购买的时候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它取决于产品的性能、品质、服务理念等对消费者产生影响;而产品的视觉形象传达品牌形象是潜移默化的。如通过个性化的商标和包装设计,达到在瞬间令人眼前一亮的视觉传达效果,使顾客体验到联想电脑的时尚感和亲切感,以及“联想”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建立了“联想”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
体验品牌形象
20世纪90年代,认知心理角度的品牌形象研究成为主流。科特勒(Kotler)认为,品牌形象是对特定品牌所持有的一组信念。贝尔(Biel)认为,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头脑中与某个品牌相联系的属性集介和相关联想,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主观反应,是对一个品牌的感知。在品牌形象构成研究中,贝尔把品牌形象的三个组成元素描述为公司形象、使用者形象、产品或服务本身形象。他认为,产品或服务提供的硬属性是有形的或功能的特殊感知;使用者形象和公司形象提供的是软属性或情感属性,如刺激、信任、有趣等。
凯勒应用品牌联想网络记忆模型将品牌形象分为三个联想种类:属性、利益、态度,并进一步将属性和利益细化为产品相关属性和非产品相关属性,产品相关属性指产品的物理组成或完成服务的要件,包括成分和特征,产品相关属性满足了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功能需要;非产品相关属性指影响购买过程但不直接影响产品或服务功能的外在属性,包括价格、使用者形象、情感体验、品牌个性等。
为了揭示品牌形象的本质特征,通过需求和动机理论来透视品牌形象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消费者购买决策基于两种角度:理性观点和感性观点。理性观点认为人是理性的并且追求效用最大化,是基于产品的有形性和效用利益的;感性观点认为消费者是感性的,消费是根据个人的主观标准来决策的,如感觉、自尊、冒险和自我表达等。这一动机理论反映了消费者需求是功能效用和象征性动机所驱动的。出于品牌是建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