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曾《咏史诗》研究
【摘 要】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胡曾的咏史诗,并从写作手法、自我关照性和社会关照性、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现实作用等四个方面对比了胡曾的咏史诗和一般的怀古咏史诗的区别和联系。
【关键词】怀古咏史;客观性;自我关照性;社会关照性
咏史怀古之作,在中国诗史上源远流长。它肇始于《诗经》,束漠班固首以“咏史”标目,虽有“质木无文”之讥,但毕竟开一代新体。随后,左思、陶渊明、颜延之等人都有名篇传世。梁代萧统编《文选》时特立“咏史”一目。入唐以后,日臻成熟,兴盛发达,则在晚唐。
晚唐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共3卷150首。其特点是在每首诗的下面, 标出一个地名, 以通俗之语,状眼前之景,咏过往之事,发怀古之思,刺披靡之事,将该地发生过的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写入诗中。这些咏史诗以历史陈迹为线索,歌咏该地发生的历史故事,虽然语言表达浅白直观,但具备统治者极力提倡的美刺功能,“美盛德之形容,刺衰政之荒怠”,将历史上的忠奸善恶以及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与历史故事相结合。如《褒城》:“恃宠骄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鲁城》:“鲁公城阙已丘墟,荒草无由认玉除。因笑臧孙才智少,东门钟鼓祀鶢鶋。”;《荆山》:“抱玉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空山落日猿声叫,疑是荆人哭未休。”
从纵向来看,胡曾《咏史诗》的内容广泛,时空跨度很大,将上古至隋发生过著名历史事件的山川湖泽、关隘城池、营垒津渡、亭园宫阙如乌江、函谷关、赤壁、洞庭、阿房宫等尽收其中。同时以地名为题,歌咏在该地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长平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鸿门宴等,将历史情节与地理环境融合为一。此外,《咏史诗》中汇聚了众多历史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侠客隐士、贞烈妇女,如唐尧虞舜、秦皇汉武、张良韩信、诸葛孔明、褒姒、王昭君等。据统计,胡曾《咏史诗》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多达五百余位,容量之大,包蕴之丰,令人惊叹。
从横向来看,胡曾《咏史诗》在纵向梳理历史人物的同时,多维度加以咏叹,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丰满度。对于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审视。如楚汉之争这一历史题材,在《阿房宫》、《鸿门》、《鸿沟》、《荥阳》、《垓下》、《乌江》、《沛中》等多首诗中予以歌咏和表现。《阿房宫》描写刘邦率军攻入咸阳,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