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雪芹的创作心理
曹雪芹无法跳出色、情、空的囚笼,便选择以中庸的方式来解决了现实的问题,做了“情僧”。
三、心理预期的自我实现:安详
曹雪芹出于赎罪的心理动机开始创作这部作品,尽管作者并没有在作品中表现出完整的人生观,但是他的悔罪、忏悔的情感却在创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宣泄,灵魂的安详是中国传统悲剧中最想追求的东西,作者的这种忏悔之情在《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中慢慢安详。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王国维.红楼梦评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张隆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于悦(1989-),吉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三、心理预期的自我实现:安详
曹雪芹出于赎罪的心理动机开始创作这部作品,尽管作者并没有在作品中表现出完整的人生观,但是他的悔罪、忏悔的情感却在创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宣泄,灵魂的安详是中国传统悲剧中最想追求的东西,作者的这种忏悔之情在《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中慢慢安详。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王国维.红楼梦评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张隆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于悦(1989-),吉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Tags:
上一篇:胡曾《咏史诗》研究下一篇:李清照词的文学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