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历史、情节三者的完美融洽
觉前途渺茫,无法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加之地位低下,生活困顿,便形成了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也形成了文人独有的嘲风弄月、放浪不羁的生活态度。他们走进市井勾栏,了解了社会百态,在创作中,注重表现市民的生活需求和思想感情。王实甫就生活在其中。贾仲明在追吊他的【凌波仙】词中提到有关他的情况:“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颩颩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其中的“风月营”、“莺花寨”是艺人官妓聚居的场所。王实甫浪迹其间,风流落拓。这个阶层是人性化、生活化最直接和朴素的阶层。而当时的社会,一方面,封建礼教中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随着城市的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日益壮大遭到进步潮流的冲击。另一方面,在元朝,长期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人入主中原,所带来的蒙古族文化思潮,冲击着封建社会各种思想和礼教,这其中包括婚姻,甚至性爱的清规戒律。加之,蒙古人入主中原前曾远征欧洲,欧洲的旅行家如马可·波罗也到过大都,欧洲人的爱情观比当时汉族人进步得多、开放得多。这样的社会现实和历史事件,不可能不影响到风流落拓文人的创作。反映在《西厢记》中,作者冲破了很多禁区。譬如:用人性化和生活化的笔端来描绘崔张对爱情的渴望。如:
第一本楔子:暮春三月,桃花飘落,柳絮飞扬,天气晴朗,暖风习习,闺房中百无聊赖的莺莺看到春来春去,花开花落,忍不住对景长叹:“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写出了青春女子难以名状、无法宣泄的痛苦。
张生初见莺莺时的一段唱:“【元和令】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盽着香肩,只将花笑捻。”非常直率甚至是放肆地表达了青春男子对美女出于天然的渴望和倾慕,以及青春女子对这种渴望的自然回应。
第四本第一折中,还用了整折的篇幅描写崔张的性行为,王实甫借张生所唱的一套曲子大胆敷陈崔张的初次幽会。毫无保留地歌颂纯真情爱。“软玉温香”“露滴牡丹开”“鱼水得和谐”“浑身通泰”“不知春从何处来?”等很多词句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性爱的最典雅最有诗意最有哲理和含义的名句。
没有这些情节及其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也就无法体现《西厢记》的主题思想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这一主题,也表现不出反对封建的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这一思想。这一主题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郭沫若所说:“《西厢》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