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
在相互交流中,还有记者说,好稿子需要花时间,需要从容的心态,需要记者和被采访对象都把“工作关系”渐渐淡化……就像笋要耐心地花时间从一层层壳里剥出来,以前,我们似乎不时会将笋带壳下锅。更有资深记者说,在基层看到听到的一些情况叫人大吃一惊,并不是“有关人士”经过提炼总结而介绍的那样,两相对照,方能看透真情实况。
“走基层”之后记者的感言,听来让人感奋,也让人感伤。一个记者,能这样“不计成本”地履行职责,在今天已属“难能可贵”。这样的精神、这样的追求是不是可持续,单靠对记者提要求是不行的。
这些年,我们对媒体“商品性”的一面,对媒体运作管理“企业化”的一面,恐怕已经看得太重;而且恕我直言,恐怕也没有看懂。
比如把采写范围收缩到城市,放弃农村,据说是要重点服务城市读者,因为对于广告商,城市人群更有价值。又据说这样可以压缩采访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又比如对记者工作的考核,简单搬用“计件取酬制”。当记者开始算计自己的“成本”和“投入产出比”,“速战速决”、“跑量”,“不去远郊”,把现成材料简单改写甚至“扒网”,都在所难免。
一家媒体对社会责任、自身职责淡漠之后,当然就在这方面缺乏追求,对记者的工作要求也轻重失据。与此互为因果的,只能是采编团队能力的徘徊不前或衰退萎缩,作风的轻浮涣散。其最终结果,必定是报道质量和媒体品质不断下滑,读者拂袖而去。
所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一个契机,一个梳理报纸这些年一路走来、一次次主动求变或被动应变之中得与失、正与偏的契机,一个再次对标媒体的使命和责任、审视并明确自己前行方向的契机,一个重新规划发展路径的契机。
活动将会持续,媒体人对“都要转和改”的理解将会不断丰富和深入。用心更多,当能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