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文学类论文 > 新闻类 > 正文阅读资讯:手机报发展中的问题及策略

手机报发展中的问题及策略

[作者:许小华[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报正成为便捷的信息传播平台,其具有互动、个性化、覆盖面广等优势,也在内容、价格、技术、运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发展手机报需要加强队伍建设,追求原创性,建立“超市化”的运营模式。
  【关键词】手机报 内容建设 运营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近,继网络新闻的蓬勃发展之后,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报正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而围绕手机报的长长短短,也是众说纷纭,值得探讨。
  一、何为手机报
  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当天发生的新闻。它的实质是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手机作为传播新闻的载体,实现用户与资讯的零距离接触。
  手机报操作模式。彩信手机报模式:类似于传统纸媒,就是报纸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用户可以离线观看。WAP网站浏览模式:是手机报订阅用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WAP网站,在线浏览信息,类似于上网浏览的方式。目前已开通服务的手机报大多采用的是第一种模式,因为第二种模式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手机终端支持,目前还未广泛使用。
  手机报的赢利模式。从目前手机报的实践看,手机报主要通过三种手段实现赢利。一是对彩信定制用户收取包月订阅费;二是对WAP网站浏览用户采取按时间计费的手段,如重庆联通对其手机报用户制定的最低价为5元看40分钟(600K);三是借鉴传统媒体的赢利方式,通过吸引用户来获取广告。
  二、手机报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
  1、优点
  (1)移动便捷。手机的随身携带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介信息接收受时空的限制。它的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传播者也可以随时随地发送信息,手机还可以方便人们利用零碎时间,并且能够极为快捷地传播信息。
  (2)超强互动。用户不仅可以接收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出信息,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界限模糊,人人可以是接受者,也都可以是发送者,而且这种互动及时、方便且经济。
  (3)超强时效性。手机媒体不仅超越了地域和时间限制,而且还超越了信息终端设备的限制,几乎可做到与新闻事件和传播信息同步,这是传统媒体及互联网不能比拟的,而且手机媒体的收发也非常方便快捷。
  (4)个性化。手机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手机用户订制内容,以区分不同的受众群体,定向地向用户推介信息;手机媒体所拥有的技术平台可以提供信息订制、信息分类、用户反馈等系统在内的信息服务,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订制自己需要的分类信息。
  (5)覆盖面广。当前手机媒体信号覆盖不仅在国内超过其他媒体的地理覆盖面, 随着相关业务的完善,手机媒体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更多的服务。同时,手机的高度普及使得每个阶层的手机用户都成为手机媒体的潜在用户, 实现了广泛的地理覆盖和受众覆盖。
  2、手机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问题。手机报从诞生之日起在内容上就实行了“拿来主义”,它的新闻主要是从四大媒体(主要从网络媒体) 中转载而来。在内容上只是传统媒体的延伸与整合,没有自己的信息采集渠道, 缺乏信息深层加工的经验,文章长度甚至语言习惯并不符合手机快速、简洁、直接的传播特点。所以一时还难以独立,难以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导权。而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众传媒,首先就是要建立自己的采编体系、技术设备和运作模式等, 通过完整的体系不断向受众传播信息。新闻资源的同质化, 会使手机媒体丧失竞争力,在强调“内容为王”的竞争时代,内容的同质化无疑将是手机媒体发展的一大障碍。
  (2)价格问题。目前,大多数手机可接收和发送短信息,但只有支持彩信的手机用户才能读手机报、浏览互联网。虽然中国有4亿多的用户,但其中拥有彩信手机的用户只占20%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类似视频、WAP甚至高清晰图片等内容和形式在手机用户中的广泛推广,大大限制了“手机媒体”的新闻信息发布与接收①。这一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有赖于技术的进步、生产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也要依靠社会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
  (3)技术问题。传输速率低、终端屏幕小、待机时间短是目前手机媒体面临的问题。现在较为普遍的网络, 仅仅是一项过渡技术。它的下载速度远低于所预期的速率, 理论上可以达到60kb/s,但实际上仅达到20kb/s,而且GPRS手机使用效果不尽如人意,GPRS网络经常会出现信号中断的问题。由于受短信平台建设的制约,短信发送还会出现网络阻塞、信号不好、信息丢失等情况,引起诸多用户的抱怨。
  (4)营运问题。价值链尚未有效形成,缺乏完善的盈利模式。手机媒体的移动终端、节目资源分属不同的行业机构,还涉及与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的合作,利益纠葛复杂,使得整个产业链还处于艰难的探索和磨合状态。手机报要想尽快成熟,就必须快速摸索出一条可行之路,尤其是在收费和广告这两个重要的盈利途径上探寻出科学有效的经营意识和营运模式。
  (5)受众问题。首先,受众的使用习惯尚待培养。目前,对很多人来说, 手机不过是一种通话工具,其作为媒体的使用与传播功能并没有被很好地认识和利用。传播学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曾经提出过一个传媒使用者选择概率的公式,“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概率”②。我们参照这个公式,可以得出:要想获得更大限度的受众青睐,就需要从增加报偿和减少费力程度两方面下工夫,具体到手机媒体,报偿的程度就包括内容的丰富性和网络的稳定性等方面,还应该进一步改进技术,减少使用手机媒体的难度、降低手机终端和信息通讯的费用等。如果手机媒体具有相当的可读性、互动性、新奇性,能以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满足用户的需求,就很有可能养成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与资讯的习惯。
  (6)缺乏品牌优势, 其真实性、权威性有待考证。在受众的观念中, 手机媒体在“真实性”和“权威性”上还相当欠缺。无论是信息制作者、网络传送者还是接收者,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保证短信内容的权威。真实性和权威性是手机能否真正和传统媒体抗衡的关键,否则,它的负面影响将和它的覆盖面、传播速度构成正比。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