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商业人物报道的方法选择
(狭义的)经济相关联。我们应该首先研究的是:人物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尤其是在中国——企业和企业中都缺乏有效的监督,他的成功与失败与性格中的某些优点和缺陷息息相关。在这方面,柳传志的谋略与强硬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王志东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他的性格原因;王峻涛完全是一个随意和缺乏耐性的人,有点书生气,这就决定了他在8848的失败;搜狐的张朝阳有点孩子气,对于玩的要求超过了创业的欲望,所以搜狐一直没有大的动作与调整。”[2]
可以说,发现企业家在商业运作中的性格因素,是这一方法论的终极诉求。这个方法论,适合于人文色彩较重的报刊,它们不太强调新闻的硬度,而重视报道的张力。但发现一条能够统领全文的企业家性格主线是很艰难的工作,需要记者对于企业家和公司有一个慢慢体会、把握的过程。
四、调查性商业人物报道
当然,在快速转型的商业氛围中,企业家们正逐渐从传统的乡土人情、政商关系和暗箱操作等商业模式,朝规范、透明的企业发展之路过渡。在这个背景下,一些企业家的形象是含混不清的,他们不适合用充满温情、人文的视角来报道,因为他们首先面临着是与非的判断、以及法与理的冲撞。这种时候,不少媒体会倾向于使用“调查性报道”的方法论。
张海、顾雏军相继落马时,各个媒体记者就奔赴他们的家乡、他们生活过的处所以及企业所在地展开调查,采访曾与他们有所互动的人,很多细节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来。比如张海,是个初中毕业生,曾练过武术,还是一个“特异功能者”和“密宗大师”,这些都是他作为“资本大鳄”以前的经历。顾雏军,注册公司时只出资7万元,后来生产“小康牌”空调并大发其财,他自己编造出来的国外经历纯属乌有,而支撑起他在香港上市公司全部利润的天津格林柯尔工厂,竟然是一个长期处于停产状态的空壳,利润都来自于虚假合同。
类似的企业家调查报道有很多。中国经济圈有太多一夜成名、又转眼凋零甚至落入法网的企业家故事。《21世纪经济报道》以及《财经杂志》等一些强调新闻性和独立判断的专业财经媒体,更是这类报道的发源地。
有时候,国外的财经媒体也使用这一方法论来报道国内的企业家,它们善于在调查出来的核心事实和人物故事之间找到平衡,比如《华尔街日报》在2004年发表的《新儒商陈久霖折戟新加坡》一文,就是如此。
可以说,调查性报道展现了中国企业家的复杂多变,诡异莫名。市场似乎也喜欢这样的企业家报道,毕竟,成功的企业家,总是同样的光鲜,而失败的企业家故事,则更令人扼腕长叹。
张海、顾雏军和陈久霖等案例还告诉我们,调查性报道,有时不仅能发现企业家在经济运作上的过失,更能发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本来面目。这些光环以外的企业家细节,往往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调查性报道”,对于企业运作的规范化,可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不过,一些媒体也理解,在一个充满灰色地带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家常常游走在危险边缘,所以愿意体会他们的艰辛。因此,这一“调查性报道”的方法论,通常只用于落马企业家身上。
五、“猛人说狠话”
一些商业人物眼光犀利,言辞尖锐,善于对当下经济形态或某个经济现象“说狠话”、“下断语”,他们是商业圈中的明星人物,天然有更高的关注度。当我们希望从企业家口中听到一些不同的表达,以增加我们的思考维度时,就会找到他们。比如,楼市新政出台的时候我们自然就想听听任志强和潘石屹怎么评价走势,当网民们对房地产商破口大骂时,我们也想听听他们的反应。他们正好是可能说出“狠话”的“猛人”。
任志强接受过很多媒体的采访,也说了很多“狠话”,他接受《南方人物周刊》(总第138期)采访时说,“很多人认为我现在还是个体户,以为我是个奸商。而且说我在赚钱,赚暴利,暴利跟我有什么关系?赚的钱是归国家的,和我没有关系,我就是拿工资。所以网上的很多人实际上完全不了解我。”
潘石屹也是善于利用媒体进行发表见解的商人。2008年年底,房价走势很不明朗,他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上说,“有人认为,现在的市场到了最低谷,到抄底的时候了。可我认为,对目前市场和经济的判断万不可过分乐观。不要误以为红叶是春天来临的象征,那是秋天,进入冬天的标志。”[3]
任志强、潘石屹、王石和冯仑等房地产商人,都是媒体的常客,读者关心他们所在的行业以及他们的判断,因此各类媒体都比较经常使用这一方法论。在文本上,这样的文章多使用对话体,所以运用这一“猛人说狠话”的方法论,除了依赖于被访者的个人特征和表达能力,也要求记者有足够好的对话能力,能把握现场,能调动企业家的对话热情。对于很多记者来说,这是不易达致的工作状态。
六、描摹企业家群体的画像
媒体也对一些特殊的企业家群体保持关注,比如善于投资的温州人、正在接班的富二代等。这种文章把若干个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家放在了一起,进行比较或互相印证。由对某个企业家的报道扩大到对一类企业家的群体报道,有利于跳出个体的明星效应,呈现一个更有解读空间的商业故事,也可能对群体性的商业行为,有一定的反思和评判。
《中国企业家》杂志就是使用这一方法论的好手,作为一本半月刊,它经常推出新的概念来集纳一个企业家群体。比如,2009年第8期的封面《铁腕与柔情:30位商界木兰》,试图通过对多位女企业家的专访,描绘出中国女企业家的工作状态;比如2008年第21期封面报道《富二代魔咒》,关心“富二代”接掌财富与权力的时刻是否真正到来;再比如,2008年第15期《消失的浙商》,在大批江浙中小企业陷入危机之际,表达了自己的忧思。
这一方法论也可以用来对比一些差异性更强的企业家,比如《南方人物周刊》曾在2008年年底拿黄光裕与刘永行进行对比,完成了一个封面报道。两位企业家都曾多次登上富豪榜榜首的位置,但两人的商业模式与为人风格迥然不同:一个活跃于金融、地产领域,性格张扬;一个专注于工业,低调沉默。两位首富,走出两种不同的命运,让人慨叹。
通常来说,杂志比报纸更热衷于使用这一方法。这是因为杂志的周期相对较长,更适合操作概念性、群体性的报道。不少新闻杂志的排行榜,其实也是借此方式完成。
在这种方法论视野下,记者的写作题材有开阔的空间,写作风格也比较自由。但它要求作者有比较好的思考能力,能发现不同企业家之间的内在关联,同时还要有驾驭材料和故事讲述的能力,因为这种文章常常打破了单一故事线索的布局,形成两条、甚至更多的故事线索。最后作者还要有一定的敬畏之心,在进行比较之时,留有一定的余地。
七、探讨企业家背后的经济模式
中国市场经济实践与经济制度变迁走过了30年,各种经济模式的创新不断涌现。这种创新,和一批企业家的探索联系在一起,而某些有代表性的企业家,则可能成为一种经济模式直接或间接的推手。透过他,就能看到背后整个经济模式的空间和局限。
《经济观察报》现任执行总编辑仲伟志,原来是这份报纸的首席记者,致力于政经报道与区域经济报道,完成了一系列探讨商业人物背后的经济模式的报道文章。在其中,《沈文荣:苏南模式守望者》(《经济观察报》,2002年12月)一文,是一个成功样本。
文章中,作者指出,“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