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应对自然灾害事件中的作用
【摘 要】本文结合微博的特点和传播机制,探讨其在自然灾害事件中所发挥的作用。新媒体尤其是微博所具备的接近的便利性、使用的广泛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性,使其在及时传递救援信息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微博用户和舆论领袖也可根据自身条件对灾害救助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新媒体 微博 自然灾害
微博,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①微博等新媒体有如下特征:超媒体性、高共享与高交互性、信息的深度广度和发散度、个性化信息服务、数字化、即时化、互动性、跨时空、纵深性和渗透性等。②当前,微博已经成为中国网民使用的主流应用,庞大的用户规模又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网络传播中的地位。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02亿,即高达65.6%的微博用户使用手机终端访问微博。③微博不仅是一种社交工具,在近两年发生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中,微博凭借交互性、便捷性、经济性等特点,在灾害信息传播、灾民安置、心理安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救灾信息的即时传播
由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平台功能越来越先进以及连接网络的方便性,用户借助微博的移动客户端能做到即时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2013年4月20号8点02分,四川省雅安巿芦山县发生里氏7级地震。仅仅过了53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便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第一条微博。随后,“@人民日报”、“@头条新闻”等拥有海量粉丝的认证微博相继发布了相关消息。随后,不少微博名人、认证机构开始通过微博平台,进行地震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指导。在将近一小时内,有1300余条微博发出了雅安发生较为剧烈地震的微博。这些都充分反映出了微博在地震发生时的即时反应。
同时,在救灾过程中,微博对于灾情信息和物资需求的及时传递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微博的内容生产方式和传统媒体有着天壤之别,具体体现在UGC的兴起。UGC(Users Generate Content),即用户生成内容,它是在Web2.0技术基础上形成的。UGC的生产是互动式的生产方式。微博用户将信息获取和信息加工的过程融为一体,将信息发布到网上,并通过转发和评论的形式得到其他用户的反馈。UGC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用户直接进行内容的制作和发布。用户在微博上更新状态、上传图片和视频都属于这种生产方式。二是用户不直接生产内容,而是通过信息的反馈促进内容的生产。用户在微博上对其他人发布的内容进行评论、转发则属于这种生产方式。④UGC极大调动了微博用户的积极性,并由此改变了媒体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
在雅安地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灾情通报和救援物资的需求信息都是由通信正常的灾区用户在微博上发布的。如微博用户“@N_insanity”称:“震中心在芦山县太平镇多人被困。这里不能打电话,只能用网络。震中在双石镇西川村。”此外,通过LBS定位获取救援方位也成为自然灾难事件中微博的积极运用方式。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即基于位置的服务,它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如GSM网、CDMA网)或外部定位方式(如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地理坐标,或大地坐标)。通过LBS和微博的结合,灾区用户把灾情和急需的物资发布到微博上,并标有详实的地理坐标使救援更具针对性和及时性。如微博用户“@青衣江河畔”在20日8时47分发微博称:“芦山发生地震,本人附近房屋大量坍塌,有人员伤亡,求支援!我在:http://t.cn/zTJIFKI”。微博原文转发105689次,原文评论达15130条,为救援人员提供了具体的情况和位置信息。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微博用户利用手机移动客户端等方式,随时随地接收和发布有关灾情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微博为救灾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凭借微博的即时性特征,救援人员可以及时知晓最需要救援的地方,使救助更具针对性和效率。毕竟在灾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减少因信息不畅而导致的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没有获得援助,而轻微受损的地方却物资堆积、救援效率较低的情况出现。
二、微博用户的参与、分享和互动为救灾尽一己之力
微博是基于Web2.0技术形成的。Web2.0 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基于此,微博真正成为了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平台。
“水灾、停电,几乎一幢楼的人们都围在这烛火旁”。2010年8月8日凌晨3点23分,一个名叫“@Kayne”的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发出了一条19字的讯息。这条来自舟曲的信息一经发出,立即在牵挂灾区的网友中间传播扩散。仅仅几个小时,这条微博就被转发了5000多次。在之后的很多天里,“@Kayne”的微博成了网友,甚至是媒体了解舟曲泥石流灾情的重要信息源。“@Kayne”的真名叫王凯,是家在舟曲的一名重庆理工大学的大二学生。那条微博发出以后,他成了国内第一个图文“报道”舟曲灾情的人,在媒体抵达灾区之前,王凯一个人就像一个“通讯社”。当所有报道舟曲灾情的记者都在赶往现场的路上时,外界所知的只是一条简讯:“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肃舟曲县发生泥石流灾害”,但对于许多网友来说,更想知道的是具体的灾情和救援工作进展。当许多记者进入了核心现场时,发稿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而网友们最想看到的是即时的消息。“@Kayne”的微博实时地向网友展示了幸存者灾后生活的真真切切的场景。
“一个人的通讯社”反映了微博的特质:内容的原创性和高度的互动性。微博用户“@Kayne”拿起手机对灾情进行报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固定角色,体现了微博用户的参与性,并且内容是由用户自己生产的。在舟曲泥石流灾害中,由于传统媒体的种种局限不能满足广大受众的信息需求时,微博承担起了内容的生产者和分享者的角色,吸引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并借此了解到在传统媒体中不可能得到的宝贵信息,纷纷予以转播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