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文学类论文 > 社会文化 > 正文阅读资讯:关于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现状与思考

关于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现状与思考

[作者:郭建明[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我想,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个发展成果当然包括文化成果,这个全体人民当然包括农民工。
  关键词:农民工;文化现状;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崛起、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进展、随着新一代农民对未来生活的新追求,一批批农民工离开家乡走进了城市,在建筑工地、在制造企业、在服务行业、在几乎涵盖城市的各个领域到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这些人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他们为城市发展、祖国繁荣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同时,他们也渴望体验城市文明,渴望参与休闲娱乐,渴望享受多彩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这些渴望并没有真正得到满足、甚至离他们很远,许多农民工在城市中没有他们所向往的文化生活。
  当下,中国正在进行全面深化的改革。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在这个新的进程中,如何进一步认识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现状、如何为农民工提供贴近他们精神世界的文化生活、如何让农民工享受文化改革的成果、如何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弥补他们的思乡之情、增强他们的爱岗之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的精神活力,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认真对待、努力落实的课题。
  一、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
  近年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地政府的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农民工文化生活都有了很大的关注,有的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有的把打工者文化作为了城市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某些地方、某些方面有了明显地改善。与此同时必须看到也必须承认,大多数地区、大多数企业中农民工文化,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并没有实质改变,仍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一)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农民工没有文化生活。
  一些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基本上不关心、不安排甚至不理睬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许多调研数据显现,普遍而集中的农民工普遍缺乏文化设施,有的省近20%的农民工住处没有任何文化活动设备,45%的只有电视机,同时拥有电视机、电脑、DVD、书籍等文化条件的不足4%。农民工下班后回到工棚、居住地或坐或躺在自己的床位上,茫然地看着窗外,或蜗居在灯光暗淡而狭窄的租住房地下室内,外面绚丽多彩的生活似乎与他们无关。每天除了看看手机上的天气预报外,就是回望家乡。
  (二)劳动强度大,收益少,没有休闲娱乐的本钱。
  农民工上工早,下工晚,有的为了赶进度还要加班加点,每天都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几乎没有公休假,有时工钱还不能及时拿到手。下班回到住地就是喝点小酒,侃侃大山。即使偶尔节假日有了休息时间可以出去走走,那些城里人经常光顾的酒店、歌厅、网吧、剧院、展厅、茶屋等,对他们来说可望而不可即。他们进城打工挣钱很不容易,要养家糊口,除了生活费,再要多花一分钱总要掂量半天,哪里还能谈文化消费呢。
  (三)农民工文化生活少有纳入文化工作规划与日程。
  如今许多城市的文化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特别是与地方经济有关的节庆活动,形象活动更是五花八门,有的地方几乎每个部门都要创办一个文化活动、一个文化品牌。旅游部门有旅游文化节、商业部门有展销推广节、学校有校园文化节……还有什么购物节、尊老节、登山节、湿地节、爱鸟节等等。然而,除了个别的地方相对重视之外,几乎没有有关农民工方面的节日,农民工文化没有纳入一些城市的文化规划和日程,某些地方也有文化下基层活动,基本都是为本地区本部门居民服务的。也有的地方举办过农民工的文化活动,但是也是“蜻蜓点水”式,象征性的。
  从以上并不全面的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来看,除了像广东等少数地区、少数城镇外,农民工文化并没有得到重视、大多数农民工一直没有被城市真正接纳,他们的文化生活并没有得到真正地改善。
  二、农民工文化生活提升的思考
  中国的改革正在全面深入地进行着,经济建设正在持续地发展着,在建设小康社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每个时期,农民工依然是一种庞大的特殊的生产力。因此,从精神文化的层面丰富农民工群体的城市生活,并认识到农民工文化的独特性与价值,是时代摆在每一个从事文化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如何关注、关心他们的文化,如何改善与提升他们的文化生活状况?我想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让农民工平等地享受文化改革成果。
  目前正在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和政府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建设、推动和谐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文化发展成果惠民的重要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除了有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体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生产、运营体系;公共文化信息体系;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公共文化人才体系;公共文化创新体系;公共文化考评体系八大体系之外,它还有几个基本原则,也就是基本属性:
  ——始终要坚持公益性的原则。这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属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给人民群众提供的应该是极具公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追求的是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
  ——始终坚持均等性的原则。也就是说,每个公民在获取公共文化资源,在享受文化服务时,都必须享有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过程的平等机会,决不允许有地区、城乡、种族及身份的歧视,一定要均衡平等;
  ——始终始终坚持便利性的原则。所谓便利性的原则,就是要求我们的公共文化设施要做到布局合理、要做到贴近所服务的百姓生活的地方,时时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得到近距离地、不断地便利服务。而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文化惠民!目前,绝大多数城市居民已经或者正在享受到这个政策的阳光,但是,同样为城市建设做着重要贡献的农民工却很难或者无法享受。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