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疑问词“怎生”的研究
一般充当状语,如例子(1)、(2)和(4);在少数情况下,“怎生”在反诘句中充当主语,如例子(4)。
例子(1)、(2)和(3)中“怎生”构成的反诘句表示客观上不会出现某种情况。如例子(2)非威武仁德,这天地国土怎生肯来归附?(元·《吴文正集》)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威武仁德,国土上的人民不会乖乖地依附你。它表示单纯的否定,暗示这种情况根本不会出现。
例子(4)中“怎生”构成的反诘句表示没有能力和不能的意思。例子(4)你如今儿子死了,怎生守的一生?(明·《团圆梦》)。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儿子都死了,无依无靠的你没有能力度过这一生。它表示句中的人物没有能力或者不能完成某样事情。
三、 “怎生”表示“务必”
“怎生”虽然是一个疑问词。除了在疑问句中表示询问和反诘以外,“怎生”能在陈述句中表示“务必”的意思。这样的用法在近代汉语中比较少见。在元杂剧中能找到几个相关的例子。
(1) 小姐既有见怜之心,小生有一简,怎生烦小娘子达知他。(元·《西厢记》)
(2) 雁儿,你却是怎生暂停,听我诉离情。(元·《新水令》)
(3) 我想宰辅与赵盾元是一殿之臣,必然交厚,怎生可怜见救这个孤儿咱!(元·《赵氏孤儿》)
我个人认为,表示“务必”的时候,“怎生”在陈述句中充当状语。例子(1)到例子(3)中都使用了“怎生”+动作/行为/行动的结构模式,表示请求他人一定要去做某件事情。当“怎生”表示“务必”的时候,句子表示出一种委婉的语气。如例子(1)小姐既有见怜之心,小生有一简,怎生烦小娘子达知他。(元·《西厢记》)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姐您有可怜我的心,我有一个小简,劳驾小娘子您务必要把它送到他的手上。(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魏达纯,《近代汉语简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 徐沁君,《新校元代杂剧30种》,中华书局1980年版
[3] 施耐庵,《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本
[4] 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曹雪芹、无名氏、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6] 褚福侠,《元曲词缀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注解
① 褚福侠,《元曲词缀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66页
② 王永超,《元明时期汉语代词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69页。
Tags:
上一篇:宗教和谐关系解析下一篇:知识分子形象心灵与情感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