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文学类论文 > 社会文化 > 正文阅读资讯:浅析德川时代与日本西学兴起

浅析德川时代与日本西学兴起

[作者:郭怀毅[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 要】日本自战国时代以来,就已经开始通过西班牙、葡萄牙的耶稣会士接触到了西方文明。进入德川幕府时代后,虽然德川幕府施行锁国政策,但是却没有完全隔绝与西方文明的接触,通过与荷兰的贸易与交流,兰学和洋学相继兴起,并最终为日本走向近代化准备了知识与理论基础。 【关键词】德川时代 锁国体制 兰学 洋学 一 日本与西方文化的第一次接触可以说是非常偶然,1543 年,一艘葡萄牙商船因遭遇暴风雨而漂流到了日本九州,因船上携有后来被日本人称为铁炮的——火绳枪,这一被称为“铁炮传来记”的事件,拉开了日本与西方交往的序幕。 1549 年,耶稣会士沙勿略来到日本,成为抵达日本的第一个传教士。继沙勿略之后,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和奥古斯丁会的传教士相继到日本传教。日本的天主教徒的人数也一度达到将近3 万人[1]。在1580 年时,大名大村纯忠甚至将长崎“出让”给了耶稣会作为其传教基地,而织田信长也表示了对天主教传播的传播。 而在丰臣秀吉时代,虽然随着日本国内局势的稳定,对天主教的宽容态度有所改变,例如在1587 年颁布了《驱逐传教士令》。但出于贸易和朝鲜战争的考虑,驱逐令并未认真执行,西方文化还是通过传教士不断的传入日本,并形成了独特的南蛮文化。而随着荷兰人的东进与日本进入德川时代,南蛮文化逐渐发展为兰学。 二 在剿灭丰臣氏的大阪之役中,因天主教徒都支持丰臣氏。所以,在消灭丰臣氏后,德川家康决定取缔天主教。而与此同时,荷兰商人开始陆续抵达日本,作为新教徒的荷兰商人与西葡商人有一显著不同,即荷兰商人不重传教,只重贸易。这就可以让德川幕府禁绝天主教的同时通过荷兰商人继续保持与西方的贸易。 1613 年,德川幕府下令全国禁教。1616 年,发布元和二年禁教令。1623 年和1624 年,相继禁止与西葡通商。而从1633 年到1639 年,幕府又连续发布五道“锁国令”。其内容主要为,一方面限制天主教传播,另一方面,在西方国家中只保留了与荷兰的贸易关系。 虽然一些史学家认为,锁国不仅使日本人精神萎靡不振,而且在社会经济上也大大阻碍了日本的进步发展[2]。但是,锁国令并未完全禁绝日本和西方的交往,文化依然通过长崎- 这唯一的口岸- 继续传入日本,并在锁国时期完成了从南蛮文化到兰学到转变。 德川氏作为战国时代的最终胜利者,对于西方文明是有一定认识的。所以,幕府在锁国的同时还是保留了与西方接触的渠道。例如:荷兰风说书制度就要求荷兰商馆定期提供世界各国情况的报告书,而江户参礼则要求长崎出岛的荷兰商馆长,每年要参拜将军一次,一方面为了联络感情,但同时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了解西方的情况。而到了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时,他放宽了“禁书”令,使兰学开始在日本兴起。 兰学的代表人物如前野良泽和杉田玄白通过对西方解刨学的研究与翻译,在医学领域中拉开了兰学的序幕,并且也正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产生了兰学一词。而也正是在这之后,兰学如滴油入水而布满全池[3] 一般,开始从医学领域向政治学领域拓展,而且兰学逐渐获得了幕府的认可与资助,于1811 年开设的藩书和解御用挂就是一家专门从事翻译和研究的机构。而且在18 世纪末,日本人对兰学的看法也发生了转变,部分日本人认为西洋知识并不比中国学问差。而在大名中间,也出现了诸如岛津重豪和奥平昌高等兰癖大名,幕府老中田沼意次更是被称为兰癖者[4]。 三 随着1853 年的黑船来袭与1854 年安政五国条约的签订,锁国体制瓦解,日本开始正面接触西方列强。而为了维持自身的统治,幕府也改变了以往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兰学逐渐发展为洋学。 幕府将原有的藩书和解御用挂改为蕃书调所。在语言学科上,除荷兰语外,还增加了英、法、德等多语种。在学科上也从医学等自然科学扩展到政治、经济和法律等社会科学。同时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其代表人物如西周和津田真道,二人留学荷兰期间,师从毕洒林学习法学和经济学。二人学成后译有《万国公法》和《泰西国法论》等诸多著作。津田真道翻译的一些词汇,如:公法、私法、主权和人权,影响至今。 而除此之外,幕府更是直接与法国政府开展官方合作。1864 年,法国驻日公使罗切斯到达日本后,大力帮助幕府兴办横须贺造船所,横滨辩天町法语传习所,以及法式陆军。一时间,“法学”在日本国内成为显学。 四 对于德川时代的锁国体制,一般认为其阻绝了日本与西方的交往。但是,通过事实我们可以看出,锁国体制下的一些机构与制度,诸如江户参礼、荷兰风说书和藩书和解御用挂,这些机构和制度为日本社会提供了一个认识西方的渠道,并最终促成了兰学和洋学在德川时代的兴起。而也正是凭借着兰学和洋学所带来的知识与理论的支撑,日本能够在民族危机面前迅速完成社会转型。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