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对社会主义发展与平等的实践探索
摘 要:对发展和平等的追求贯穿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七十年坚持不变的核心。新中国七十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围绕发展和平等两个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和任务,坚持发展是不变的逻辑,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以平等推动发展、以发展促进平等。七十年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与平等的实践探索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以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论证过程。
关键词: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平等;实践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不能否定”明确地指出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的一致性。改革开放前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改革开放后的时期指的是1978年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艰难探索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理论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的时期是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继续探索,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和平等的矢志不渝的追求,是贯穿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的核心。新中国70年,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围绕发展和平等,以平等推进发展、以发展促进平等,发展和平等在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中辩证推进。
一、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发展和平等的实践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社会动员和全民努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可是刚刚走出旧社会的中国,经济上是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落后状态,工业几乎是零,我们也只“能造桌子椅子”;政治上,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但民主革命还有遗留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以后必然走向自己的革命任务——社会主义革命。经过三年恢复期,党就开始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消灭阶级、消除阶级不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要根本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53年底,形成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线,
Tags: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宫廷题材电视剧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