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文学类论文 > 社会文化 > 正文阅读资讯:朱丹溪运用卦象理论治疗鼓胀病探析

朱丹溪运用卦象理论治疗鼓胀病探析

[作者:5189lw[来源:知源论文网]| 打印 | 关闭 ]

     二、以“否卦”之理,立“鼓胀病病机、治法重在脾脏”论
  
  否卦为坤下乾上,闭塞之意,天地不交之象,常序失而万物不利,事物逐渐由盛至衰而败。丹溪认为:“今也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不节,房劳致虚,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阳自升阴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于斯时也,清浊相混,隧道壅塞,气化浊,血瘀郁而为热。热留而久,气化成湿,湿热相生,成胀满,经曰鼓胀是也。”[1]这里明确提出鼓胀病的病因病机是由于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导致脾阴受伤,脾气虚弱,脾失运化,心肺之阳气不降,肝肾之阴精不升,导致阴阳气化失司,清浊不分,水湿停滞,污浊瘀血内生,郁而化热,气、水、湿、浊、瘀血、热等一并积于腹中形成鼓胀,其病机的关键在于脾脏。因此文中提出治病之法“理宜补脾”。而依据五行学说,肺金可制约肝木,而肝木太过可乘伐脾土,故丹溪提出“须养肺气以制木”,以防肝木乘伐脾土;“滋肾水以制火”,使肾水滋养肺金,保持肺气的清肃下行,以共同达到补脾之目的。如果医者“不察病起于虚,急于作效,炫能希赏。”或病者“苦于胀急,喜行利药,以求一时之快,不知宽得一日半日,其肿愈甚。病邪甚矣,真气伤矣,去死不远”。这就明确提出了鼓胀病的治疗大法为以健脾为主,兼以养肺益肾,使脾脏健运,恢复阴升阳降、天地相交之泰象,此病可治。丹溪曾治一杨姓患者[1],其人嗜酒无度,近50岁时患鼓胀病,方用人参、白术为君,当归、川芎、芍药为臣,黄连、陈皮、茯苓、厚朴为佐,少加甘草,组成以健脾为主,活血行气,清热利湿为次的方剂,连服半年余,小便增多而鼓胀愈。可见鼓胀病以补脾为主的治法是正确的。
  三、体会
  
  鼓胀病历来为中医内科“四大难症”之一,此病大多属西医学中肝硬化腹水的范畴,至今仍为医学界尚未攻克的难题,临症治疗大多主张以破为主。丹溪《鼓胀论》提出“理宜补脾”的独特见解,虽经600余年的漫长历史,但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有深刻体会,往往重用活血化瘀药或峻下逐水药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反而大伤正气、加重病情。如采用丹溪的理论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大多数病人均可取得满意疗效。以补脾健脾药为主,其他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湿等现在认为比较时尚的治法都是次要的,这种治疗思路是经得起检验的。谢旭善认为:“脾虚是肝硬化腹水的主要类型。治疗以健脾理气消胀为主。”[3]袁楠自拟以健脾为主的黄芪消胀灵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取得了显著疗效。[4]
  元代至今,相隔600余年,丹溪之宝贵经验仍然得以应用,且疗效确切,可见源于《易经》的中医学理论之博大精深,其长盛不衰令人叹为观止。
  
  参考文献
  [1]朱丹溪.鼓胀论[A].丹溪医集[Z].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朱熹.周易本义[M].四库全书[Z].文渊阁本.
  [3]谢旭善.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16(6).
  [4]袁楠,赵利.黄芪消胀灵治疗肝硬化腹水51例[J].陕西中医,2006,26(9).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