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及其悲剧作品探究
三、理想的追求和失落
从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和心理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迷惘的一代”形成的首要方面是理想的追求和失落,这种理想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存在着某种虚幻性,是未经世事的热血青年的表现,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战乱使这一表层的光辉失去了原有的色泽,行动愿望的落空导致了自我的失落,而“迷惘的一代”纵情声色。“迷惘的一代”的失落,表面上是由战争造成的,表现上却是以感性对抗理性,这与20世纪初的反理性浪潮是合拍的。“迷惘的一代”中的人物,强调人的感性活动——饮酒、取乐、纵情色欲、傲视世俗、放荡不羁,认可人的生理生命本能,反对任何规则和规范以期得到心灵的放松,以期达到心灵的自由——西方人最终向往的境界,也是期望克服眼前困境的最佳良方。但是这种强烈的对感性追求的否定态度,带来的却是一种失落,即认可感情而失之于理性,仅把人作为纯粹的情绪情感和本能的体验物。这种体验在短暂的时间内可以存在,如果作为长久的固定,感性本身就不具备这种力量,因而放浪于感性只能使人更加迷惘而不能自拔。未来的解脱遥遥无期,眼前剩下的只有色肉之欲,所带来的也只能是愈加深重、愈不可自解的苦痛。“迷惘的一代”以一种出于本能的自我感性否定已是桎梏的规则,这与费尔巴哈之后的自然性哲学有一定的相同之处,这也是借助自然力量否定人的长期自我异化。由于借助于自然本性,这种迷惘显得有些狂乱,加上已走到了理性的尽头,未来尚不可知,因而清醒而痛苦。
四、结语
在人类精神发展的长河中,人类的意识的循环和进步是主要的,但同时也存在着意识的低潮乃至断层,这种低潮和断层带来的是人们的迷惘。有的人不断地迷惘下去,而有志之士往往在这种迷惘中坚韧地奋进,迷惘一代中的追求,尤其是海明威的“硬汉”人格,就是人类精神不息的标志。悲凉中的奋进,这就是人类精神不灭之所在,人类意识价值之所在。
[1] Scott Donaldson. Ernest Hemingway [M].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 Wang Shouyi; Hemingway’s Linguistics Style and Art [J]. Foreign Languages 2, no 48(April): 41-45, 1987
[3] Larry Phillips, Ernest Hemingway on Writing , Weidenfeld & Nicolson, London, 1999
[4] 吴定柏.美国文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
[5] 常耀信.美国文学研究评论选(下册).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