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文学类论文 > 现当代文学 > 正文阅读资讯:洛蒂小说中的异域情调和女主人公形象的契合

洛蒂小说中的异域情调和女主人公形象的契合

[作者:李少卿[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洛蒂对日本的蔑视之感从这段“婚约”的交易过程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但是日本是个让人费解的国家,所以菊子也从未被洛蒂理解,接受,不过是个消遣的“小摆设”。 
  2.离别 
  洛蒂的异国情缘一般都以男主人公上船离开为结局,洛蒂对每段关系投入的感情不同,离开时的情形和忧伤也不相同,同样这和洛蒂对这块土地的感情也是一致的,因为这些地方不仅是“地理上的,同是也是情感上的”。 
  当洛蒂离开菊子时,他的心境几乎没有一丝波动。“好吧,小姑娘,我们作为好朋友分手吧!甚至,只要你愿意,我们就吻别吧!我娶你是为了消遣,可能你并没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但你付出了你所能够付出的东西,你小小的身体,你的屈膝礼和一点儿音乐。总的说来,在你的日本同类中,你已经够可爱的了。”
    菊子和日本就这样消失在洛蒂的世界中,只留下漂亮和奇怪的印象,对于他们的消失,洛蒂没有一丝遗憾,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洛蒂的婚礼》这本小说的开端,哈利·格朗(洛蒂在洗礼前的名字)给他的姐姐写信道:“我现在就在我们的哥哥喜欢的那坐遥远的小岛上,这是我从孩提时代就一直想来的神秘土地”,好似大溪地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地理上真是存在的地方,像是从童年就一直幻想的一片乐土。哈哈瑜就是这种幻想的化身。当旅程行将结束的时候,洛蒂也只剩下一些幻觉,它们必须随着幻想的结束而消散。“这个国家和我心爱的小朋友都要消失了,就像这个环境要消散一样。这是我生命中的一段梦幻奇缘,但是它一去不复返了!......美梦结束了,温柔的、醉人的、让人伤心使人心碎的爱情也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都死亡了......” 
  最后一晚,在波玛黑女王府邸举办的告别舞会上,哈哈瑜的形象已经很不真实了:“她好像被红色的灯光照的通明,跟淡蓝色的月光交融在一起”,最后一个场景中她跟其他的大溪地妇女混到一起,混到哈依阿答女王莫艾、阿依德阿公主和所有来跳舞的女子中间。 
  哈哈瑜的描写一方面来自他儿时的回忆,一方面综合了其他女性形象,她代表着所有的大溪地女性。因此就不难理解,在故事的最后她慢慢消融到这些女性群体中去。当杭德尔号驶向广阔的太平洋的时候,洛蒂离开了他的“野蛮的小朋友”,“梦中的土地”,他再也没有回来过。 
  在《菊子夫人》这部小说中,第二天离开的命令突然下达,同样的情节出现在《阿姬雅黛》中,这样的命令像“霹雳”一样,打断了洛蒂的同居生活,但是这次他的“告别仪式”持续了一个星期之久,在小说中占据了26个章节,显而易见,洛蒂是多么不愿意离开他心爱的土耳其和他至爱的女人阿姬雅黛。 
  离开伊斯坦布尔,失去阿姬雅黛还是加入土耳其国籍和她生活在一起,洛蒂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留在这里,入其国籍是这段感情得以继续的唯一可能,只有这样这对情侣真正的结合才能守护他们的爱情。洛蒂很难抉择:“抛弃他的祖国,抛弃他的姓名,这比想象中要难的多,如果我一生都不得不留在斯坦布尔,我还会像现在这样这么爱它吗?” 
  每部小说中,爱人都会为洛蒂举办离别聚会,在《菊子夫人》中只是一个简单的茶会,在《洛蒂的婚礼》中是在女王府邸的舞会。而离开斯坦布尔,洛蒂经历了两次离别聚会,一个是阿姬雅黛举办的,向爱情告别,另一个是仆人阿士买举办的,向土耳其告别,我们注意到,这两次宴会都伴随着刺耳的音乐声和让人痴傻的大烟筒,最后以流血事件的发生打断。阿姬雅黛用手捏碎了茶杯,伤到了自己,阿士买疯狂跳舞打碎了咖啡杯,双手流血不止。为什么会这样呢?好像只能通过流出的鲜血来表达他们的痛苦、不舍和挽留,同时也预示了故事的悲剧性结尾。 
  洛蒂经常回到土耳其,而且一生中都热爱着这片土地,如同一生中都爱着阿姬雅黛,之后他讲她的墓碑偷回了法国,一直保留在罗什福市的家中。 
  在这三部小说中,洛蒂用这三位女性以拟人的方式来代表体现她们的国家,她们的外貌和性格同样也体现着她们所居住的国家的风景和特点,洛蒂对她们的感情和对她们的国家的感情也是契合的,所以女性角色不仅是情节发展的主线,而且也是一个国家、地区异域情调最形象的体现,看到她们,我们就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植被、气候、氛围,同样也是她们,向洛蒂打开了他一直想逃去的“别处”之门。 
  参考文献 
  1.QUELLA-VILLEGER. Alain. Pierre Loti, le pèlerin de la planète, Editons Aubéron,2005. 
  2.桂裕芳编选.洛蒂精选集[M]编选者序.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7. 
  3.马利红.中国形象的书写转向——从洛蒂《北京最后的日子》的异国情调说起[J].法国研究:2006, 3:19. 
  4.熊芬兰.从租妻看《菊子夫人》的身体观[J].安徽文学:2011,3:38. 
  5.JournalIntime,Paris,Calmann-Lévy, 1929. 
  6.Le Mariage de Pierre Loti, Paris, Calmann-Lévy, 1936. 
  7.Madame Chrysanthème, Paris, Calmann-Lévy,1947. 
  8.Le roman d’un enfant, Flammarion, 1988. 
  9.Aziyadé suivi de Fant? me d’Orient, Folio Gallimard, 1991.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