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与《童年》的异同分析
续情节中进行铺垫。《童年》对于用精巧的行为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情景也有许多,如对打架时场面的描写中描绘两个舅舅是“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的样子,而外祖父则“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似的响”。通过孩童的稚嫩的视角,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描绘出具有层次性的场面,把舅舅们、外祖父的动作表情鲜明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将读者带入文本情境中,给予其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巧用美丑对比手法刻画次要人物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必然需要一个生动形象、丰满具体的主要人物形象,但是好花也需要绿叶的衬托,因此,次要人物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能够将主人公和“小人物”的安排做到主次分明、关系明白,才能够达到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优秀作品的基础之一。
《骆驼祥子》中虽然以描写祥子的悲惨生活为主要内容,但是却穿插着对旧时代其他下层劳动人民的命运描写来烘托主题思想。如在小说中,老舍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丑陋、蛮横、有个性的剥削阶级代表者——虎妞。通过虎妞悲惨的人生结局,控诉旧时代的罪恶,深刻地揭露出剥削者刘四爷自私冷酷的阶级本质,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堕落后的祥子的冷漠无情。其次,如果说虎妞是丑恶的代表,那么作者还塑造了一位与之截然相反的女性形象——质朴善良的小福子。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良好传统美德在小福子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现,她善良可爱、心怀高洁、坚强不屈,在旧时代这个残忍的地狱中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因此祥子把她视作自己心中的“女神”,这也侧面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是,她也没有战胜命运,最终还是走向悲剧性结局,伴着愁思与绝望而去。作者用这两位女性形象,对祥子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描写奠定基础,丰富了作品内容,赋予了作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予读者心灵冲击。而《童年》为了能准确还原一个广大的社会时代背景,还原一个完整的家庭生活,作者精心塑造了贪得无厌、薄情寡义的舅舅们作为典型市井人民的代表,通过他们的言语行为集中展现了:在沙俄的黑暗政治统治下,在无情残酷的生活环境中,在“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下,人们善良的天性是如何被摧毁的,乃至于自私贪婪的灵魂是如何吞噬了人们的良知的。然而,有罪恶的地方就会有光明的存在,在这个卑鄙肮脏的小市民阶级的环境中,并不缺乏像“慈蔼善良的外祖母”那样的正直的人们的存在。高尔基用充满童趣的言语塑造了满怀善意的“格里戈里”、开朗乐观的“小茨冈”、献身科学的“好
Tags: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品牌的保护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