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文学类论文 > 现当代文学 > 正文阅读资讯:《诗经》中的风教思想

《诗经》中的风教思想

[作者:李雪[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三、风情与风教的关系 
  《诗经·国风》中的风诗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反映了周代的社会风情、风俗和风教,任何风情、风俗与风教都离不开任何时代的社会环境和君主教化、统治、强化的大背景。所以,这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即直接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 
  首先,十五国风大都是从民间采集而来的民风民俗,民风和民俗最初都是零散的,也是不成系统的,但是却代表了周代的社会风情。《诗经.国风》中把这些民俗给集合、经过统治者采纳,再经过文化人加工,就逐渐在《诗经》中反映出来了规矩、制度、法律、礼仪,成为一种风俗习惯,被人自然采纳。就《风》的本质来说,“风”本指音乐中的声调,因为各诸侯国流行的歌曲集合了起来,因此总称为“国风”,所以“风”也指“风土之音”。朱熹说:“风者,民俗歌谣之诗。” 因此,“风”首先意味着一种起源于民间歌谣和民间风俗的诗歌传统。 
  从制度方面说,“风”即风诵吟咏, “风”又特指男女言情之作。在《诗经》中充分体现了男女爱情婚恋诗约50余首,有的是描写男女之间互相爱慕、思恋的感情;有的是写婚嫁民俗,有的则写婚姻破裂关系。比如《荀子.大略篇》:“《国风》之好色也”,淮南王也有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之说,这种说法与《国风》中男女言情表达感情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后世也把女男女之情称为风情或风怀。因此,“风”又意味着一种关于男女之情的主题:《 风》中表达的爱情是自由的,大多数讲述的是一种对爱情追求真挚强烈、简单淳朴、执着、浓烈的态度,其中更有青年男女毫不掩饰感情歌唱心中爱情的描写。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如这种大胆纯真的表白和浓烈如酒的情感,正是人生命欲望和人性本能的自然显露。 
  因此,《诗经》中代表社会风情的“风”的音乐性质,其首要目的是政教而非娱乐的。在政教目的大前提下,《诗经》所传达的美好与领悟,感情与民俗,都是不自觉地完成的。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真实的情感与领悟也才更加有血有肉。正如《毛诗序》强调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对诗歌的教化力量作了高度的估价。这就是在封建社会中长期流行的“风教”说,它对封建社会的诗歌及诗论发生过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孔维. 诗经的魅力——浅谈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 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3:20. 
  [2]王玉洁. 从《诗经·小雅·蓼莪》浅谈孝道文化[J]. 贵州文史丛刊,2007,01:1-4. 
  [3]郑婕,孙艳平. 浅谈《诗经·唐风》和《诗经·魏风》表现出来的地理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J].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02:60-62. 
  [4]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35页 
  [5]魏源:《诗古微.桧郑答问》.《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1665页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