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之景 凄凉之意
《萧萧》叙述了一个童养媳的故事。生活的循环往复,糊涂、懵懂无知,一代代人轮回着同样的命运悲剧。正如沈从文在《湘行散记》中所写的那样:“他们那么忠实庄严的生活,担负了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继续在这世界中活下去。不问所过的是如何贫贱艰难的日子,却从不逃避为了求生而应有的一切努力。在他们生活的爱憎得失里,也依然摊派了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来临他们更比世界上其他人感到四时交替的严肃”,“但这些东西于历史毫无关系,百年前或百年后皆仿佛同目前一样。” [5]沈从文笔下的女子几乎都被岁月和命运慢慢侵蚀着光彩,泯灭着生命的美,经历着人间的悲哀。
沈从文所有乡土题材作品几乎都充满着一种温馨而又凄美的情调。 《湘行散记》中的11篇散文,组成了一曲动听的湘西牧歌。作者极力表现他们是在什么样的压力下又是如何在这种压力之下失去本真。沈从文切身体会到他们的哀乐,用笔真实地记录着湘西人事的悲哀。在《湘西》里,作者用笔传奇得表现了湘西的社会悲哀,通过现实与艺术中的湘西世界的比较,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湘西人生特有的色彩。他总是赞颂优美的风景,却又时常将人和事笼罩在一团迷雾之中,凄婉惆怅!
三、凄美艺术世界的悲剧意蕴
在二十年代,鲁迅先生曾提出过一个有关悲喜剧的著名命题:“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6]这句话强调悲剧的审美价值是以人生存的社会价值为基础,而悲剧表现的手段就是“毁灭”,美好有价值的东西遭到毁灭。悲剧引发的悲悯之情来源于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遇到无价值的东西的冲撞时走向毁灭。在作者的湘西艺术世界里,淳朴自然的人性逐渐被泯灭,美好的生命遭到永久的毁灭。沈从文以一个美好的湘西世界来抗拒世俗都市文明的入侵与破坏,但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作者内心的悲哀油然而生。正是这种对世俗都市文明的失望,他才将精力全部放在自然优美的湘西世界上,从湘西世界现状中生出对湘西未来发展和对人命运的忧虑和不安。这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其作品既表现出对家乡风貌的赞美,又透露出深深的哀愁,正是其作品温馨而凄凉之所在。
在沈从文看来,“悲剧不一定是写人类流血的事”,[7] “神圣伟大的悲哀不一定有一滩血一把眼泪,一个聪明作家写人类痛苦或许是用微笑表现的。” [8]作者下笔轻松,没有奔腾的情感宣泄,没有激情的严厉斥责,一切都是那么从容淡定。沈从文理性关注湘西未来的发展,关注湘西人的未来命运,关注在那自由自在的生命背后所隐藏的深刻生存危机。湘西人民富有生命力,即使生存多艰难,都能坚强地活着。但是他们却是蒙昧无知,平淡地过一生,安于现状,从未想过要改变生活。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愚昧,活着只为毫无任何社会价值的追求。其实,从沈从文作品的人物形象身上不难感受到逃避的思想,无论是翠翠、萧萧还是傩送,都在以各种方式逃避现实对他们命运的捉弄,也许他们的安于现状就来源于此。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主人公极力摆脱命运思想的作品很多,虽有逃避思想,但他们都为自己努力挣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这里的逃避与沈从文的逃避思想不同。前者为自由而努力,后者只是对安于现状的沉痛展示。沈从文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不满,痛心不已,决心想改变一切,但是他认为追求的完美理想根本无法实现,最后留给自己的是无尽的惆怅,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美丽总是令人忧愁”。
沈从文倾其一生精力为湘西世界守护,同时也意识到美好社会理想的无法实现,而以自己的惆怅体验,将人生的悲欢离合、生命的脆弱无力用清新平淡婉转的语言沉淀表达出来,让人感受着优雅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悲哀与凄凉,显示其作品的恒久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A].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2]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A].沈从文全集(第9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邱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汪曾棋.又读《边城》[A].汪曾棋文集(文论卷)[C].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5]沈从文.湘行散记[A].沈从文全集(第11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6]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A].钱理群.鲁迅杂文选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7]沈从文.冬的空间[A].沈从文全集(第5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8]沈从文.废邮存底[A].沈从文全集(第17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