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文学类论文 > 现当代文学 > 正文阅读资讯: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制度研究

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制度研究

[作者:5189lw[来源:论文网]| 打印 | 关闭 ]

——读王本朝《文学制度》
  文学制度是文学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机制和场域,它是文学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我们对于现代文学的关注往往集中在文学的观念、思想、语言、形式等“审美现代性”上,忽略了在审美形式背后除了社会生活的外,还有着复杂的制度性因素。随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文学生产的方式也逐步从以个体写作为主转换为以“制度写作”为主,文学不再是纯粹的意识观念和语言形式,而成为社会综合力量参与竞技的场所。现代社会中的职业作家创作机制,报纸杂志等传媒机制,读者接受消费机制,文学社团、文学机构的组织机制以及文学批评的规约机制等等,形成了现代作家写作难以逾越的文学制度。而探索文学制度、社会体制与作家之间的复杂关系,或者套用布迪厄的即文学场与其他社会场域同作家自主性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视的,其背后隐含着知识、结构、欲望与权力之间的多重矛盾与纠葛。 

  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问题,已经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1897——1916)》的前四章,考察了这个时期“新小说”生产的诸多制度性因素,如作家的身份、收入与报酬,作品的发表、出版方式,读者的阅读消费状况等等。洪子诚《问题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第五讲,对当代文学的文学体制与文学生产问题进行了阐述,注意到当代文学的机构、出版业、作家身份等问题。此外,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的第一部分“1928年的文学生产”等都涉及到文学制度问题。但就明确提出“文学制度”问题并加以系统研究而言,王本朝的《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当属国内第一本专著。在这部近20万字的著作中,作者系统地论述了文学制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阐述了文学制度的现代性意义。全书共十一章:第一章主要阐明“文学制度”的社会学内涵及其与现代性的关系,进而提出了这一研究角度的意义;第二章主要阐述文学制度形成的社会背景,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的产生与现代知识分化、新式的形成、大众媒介的勃兴以及都市文化的流行等社会因素的密切关系;第三章主要论述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的进程,勾勒了从晚清到五四、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学制度从产生到,并不断完善的过程。第四章到第八章分别就现代文学的文学社团与组织制度、文学

Tags:
上一篇:黎昔非和《昙华》文艺半月刊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