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文学类论文 > 哲学 > 正文阅读资讯: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平等

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平等

[作者:闫振族[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文主义的平等观念,而在中国,虽然有助人观念,却缺乏尊重人格的前提和真实的平等(姚振强,2009),传统社会更强调血缘和亲情,依据对方与自己的亲情关系远近而承担强度不同的道德义务。   3、社会工作者本身的特殊性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单元,是社会资源的获取者,直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但同时,社会工作者也是有血有肉的社会个体,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处事原则及个人偏好,而服务对象同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人,有着独特的生活背景(王君婷,2012),这样,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就可能存在价值观上的冲突。   再者,社会工作者在中国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容易在工作时顾及人情、面子等,难以摆脱传统的束缚,而社会工作伦理又要求社会工作者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同样,也容易出现关于平等的伦理困境。   四、如何处理关于平等的伦理困境   1、针对资源的有限性带来的伦理困境,社会工作者们需要进行权益倡导,呼吁政府把更多的资源应用到社会福利方面。   除权益倡导外,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资源分配时还应注意差别平等原则:在社会工作者面对伦理困境时,可以把“差别平等”原则作为参考的标准之一,即在进行资源分配时,倾向于更加弱势的案主,用这种表面上的不平等来获取深层次的平等。   2、针对社会工作本土化出现的问题,既要参考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更要立足于中国的本土实际,充分挖掘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皮湘林,2009)。积极寻求并推广中国传统伦理价值和社会工作伦理价值的契合点,并创造有利于社会工作的合理建构与有效运行所需的情感机制和人文环境(皮湘林,2009)。   3、针对社会工作者本身,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要求专业从业者必须具有高度的伦理敏感性和道德自律性(罗肖泉,2003)。社会工作者应该清楚地认识“自我”,须对自我的偏见和偏好以及对案主施与的力量和限制等有明确的认识,尽量保持“价值中立”原则和专业的客观性尊重人的差异性。   另外,社会工作者要坚定“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的信念,多一些理性和公正,少一些私心和狭隘。   【参考文献】   [1]王君婷.中庸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潜在贡献[J].社会工作,2012(8):47-50.   [2]隋玉杰.社会工作伦理课程教学反思[J].社会工作,2011(2):25-27.   [3]皮湘林.社会工作视野中的伦理[J].社会工作,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