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悲观主义之困难和西美尔的诘难
【摘 要】西美尔不认可叔本华对幸福概念的界定方式,认为这是对生命判断的一个原则性的根本错误,他先以心理学的方式探究了幸福感在个体经验上的真正面目,又按经济学式的方法考量了痛苦同幸福之间支付关系的可能性,他的这种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寻得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的叔本华其悲观信念最深刻和本质的根据。
【关键词】叔本华;西美尔;悲观主义;痛苦;幸福
一、悲观主义的心理学困难
“如果和意志相违,就叫作痛苦;如果相契合,则叫作适意、快感”。西美尔首先否定了缺憾与痛苦同步的可能性,认为这种感觉是一种心理学上的不真实,意欲只是一种抵制缺憾的辅助运动,如果意欲附着于缺憾并按正常的不受阻碍的方式向目标发展,通常意义上这种缺憾就不会导致痛苦,痛苦的感觉只是当意志通往目标的每一条道路都遭到堵塞才会出现,这样痛苦就被逼回了最初叔本华为其限定的范围,也不再构成幸福永远无法逃避的底色。当然西美尔的这种分析并不能达到将痛苦从与意志的那种必然关系中驱逐出去,他只是要将幸福从痛苦无处不在的阴影中解放出来来,使得幸福不再只是痛苦的一种附庸,而获得独立的幸福则是对这种绝对悲观主义的最大挑战。幸福不再是目标达成时方才出现而又转瞬即逝的感受,实际我们是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预先就感觉到了幸福,这种幸福不只是在幻觉中我们向自身暗示对未有的占有所进入的虚幻陶醉,它具有确切的现实性,因为我们对幸福的希望完全也是我们所希望的幸福的正当构成,预感到的幸福作为一种幸福的感受不存在任何问题。而且目标的达成或占有在法学上、物理学上、概念上才有其准确性,但在涉及个体对痛苦或幸福的具体感受上却并不适用,幸福总是闪现在通往目标的连续性之道路上的每一点,占有和未占有不能够诠释幸福的真正内涵。在趋向目标的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意味着意志目标的局部达成,当然在法学或概念上这种说法并不成立,但却是一种真实的直接感受,幸福感也会随着各个阶段的发展呈现出各种差异,最终在目标的达成中登顶,这是一个不间断的增长过程,而非从纯然的痛苦跳跃到纯然的幸福,叔本华所抓住的是心理上占有和未占有的非连续性,可是心理上那种内在的连续性发展才是幸福论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叔本华在此所犯的明显错误是:他借助显然合乎逻辑的概念性把生命划分为对目标的占有和尚未占有。这种划分虽然无疑适用于存在的外部、物理和法学层面,但却正好不适宜于幸福论悲观主义的问题至
Tags:
上一篇: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达尔文下一篇: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