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描到创作
创新是非常困难的。
没有创新又何谓艺术?马蒂斯在1948年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很担心现在的年轻人,害怕他们因为看到我的作品的简单随意而放弃一些我认为很必要的训练和努力”。现在是“图像的时代”,美术学院中轻视“素描”或“基础”的风气盛行,“跟风”、投机取巧司空见惯,人们似乎忽视了构图、形状的具体描绘以及画面意思或思想的原创性,然而具体画面的基本操作规范和必要的技能在素描训练乃至其后的油画创作中是十分重要的。并且,素描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的表达心灵的感受。记得徐冰2009年在四川美术学院做讲座时放给听众看的第一张幻灯片是他在读本科时所画的一张素描——《大卫》,他说,“当时靳尚谊夸我这是截止目前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得最好的一张素描,但没过多久喻红所画《大卫》便超越了这张素描”,“类似的素描训练能让一个粗糙的人变为细腻的人,所以我现在做作品、搞展览往往在作品的制作上和场地的要求上(他们说我) ‘很挑剔’”。不难看出,作为思想型艺术家的徐冰对“基础”的理解是对青年学生很好的劝告。
总而言之,作为学院的学子,在学院的教学中理应找到素描的文化定位,应以当代的视角拓展基本功的内涵,而不至于在以后从事油画创作时说“素描无用论”、“基础无用论”的谬言,从而在创作时无从下手——只能“狗急跳墙”去投机取巧、鹦鹉学舌,自欺欺人地去跟风,仅仅从视觉上迎合市场的流行样式去装神弄鬼。
二、我个人的油画创作体会
事实上,我个人现在的油画创作就与在学校接受的严格的素描训练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我现在的油画作品整体面貌、风格特征系由在学校时接受的素描训练导出。在明确了素描训练之于传统油画乃至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之后,下面我想着重谈一下我个人近几年从素描训练到油画创作的真切体验。
这次毕业创作我选择以架上绘画的方式呈现,这并不代表我不关注影像、行为、装置等新媒体艺术,也并不说明在将来的创作中一直会采用架上绘画这种“艺术语言”,只是觉得绘画自身极具个人手工化的特质在现阶段更适合于我自身心灵感应的表达。同时在我看来从“技术性”上说绘画要高于其他媒介,“技术”是可以去教的,在毕业之际从自己的作品中我真切的希望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指导和批评。而对于装置、影像等其它媒介,那些从事商业和其它职业的人半路出家做得却不比学院出身的差——他们做得也很像当代艺术。
人常常是很奇妙的,最初生命体验中的许多
Tags:
上一篇:浅析设计素描与绘画性素描的主要区别下一篇:怎样提高初中生的美术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