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刘勰的视听觉美学思想
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在此刘勰明确提出了视觉美(形文)、听觉美(声文)与思想情感美(情文)相结合的思想。
刘勰在《情采》篇中还提出了三个结合的具体原则:“夫能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即选择适宜的体裁来写出思想内容,用适当的风格来反应性情。心情义理确定了在运用声律,辞藻等把内容加以外化,实现质文并重的目的。刘勰创作《文心雕龙》是有现实针对性的,批评了当时文胜质衰的现象,认为“繁采寡情,味之必厌。”他充分肯定质的重要性:“心术既形,英华乃瞻。”同时又肯定了文的重要性:“言以文远,诚哉斯验。”
刘勰在《知音》篇中还从鉴赏的角度强调了视听美与思想感情美相结合的重要性。他认为鉴赏作品需要有“六观”:“一观体位,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在此刘勰认为读者应从这六个方面综合对一篇文章进行考察,从而判断文章的优劣。读者进行判断时既要注意作品的内容又要注意作品的形式。
四、《文心雕龙》本身就是体现刘勰文学思想的典型例证
《文心雕龙》全书均以骈文写就, 语言优美, 文辞流畅, 句式齐整, 韵律协和( 如每篇后的“赞曰”) , 同时, 论说言之成物, 见解独到精要, 分析条顺思畅, 评论公允宽容。后人认为齐梁时期“美包众有,华耀九光”的骈文唯彦和之《文心雕龙》,因而刘勰被冠之以“晋以下骈文之大宗”
骈文这种形式,在总体上有以下这些特点:语言对偶,句式整炼,声韵和谐和辞采华丽。从视觉的能指来看方块字可以使骈文语句长短一致,排列整齐,对称均衡,较其他语言远胜一筹;另外,汉字是象形文字,彼此的含义具有相互印证性。这使得两两相对的一组句子整体表达的含义明显大于两个单句的意义之和,还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深入,不断丰富意义的表达大大充实读者的感受。
魏晋时期音韵学迅速发展,文人们有意识的把这一成果运用于文学创作。沈约就在《宋书·谢灵运传》中指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要求作家能娴熟的运用音韵技巧。另外声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和人的情感密切相关,因而读者还可以根据对音律的关注来揣测作品的情感属性,更好的生成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心雕龙》具有骈文的形式美同时又具有内容美,充分体现了刘勰的文艺思想。
总之,刘勰认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要体现“形文”之美,就是文字华丽,体制完备,如“五色杂而成黼黻”,展现出作品整体形式的视觉美;又要呈现出作品的“声文”之美,就是音韵和谐,“势若圆圜”,前后圆转,体现出作品的韵律节奏美,也就是作品的听觉美;还要体现出“情文”之美,即性情所铄,志以实文,文以表情,展现作品的性情之美、思想之美,即作品的内容之美。
注释:
①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下文中所引《文心雕龙》中的内容均出自此书.
参考文献:
[1]【德】莱辛,朱光潜译.拉奥孔.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