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 美术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谈油画教学中学生艺术创造精神的培养

谈油画教学中学生艺术创造精神的培养

[作者:未知[来源:本站整理]| 打印 | 关闭 ]

摘要:如今,在西方教育中已经没有了画种的区分,而多被称为自由艺术。在我国当代油画教学中,正在经历现代主义的影响,身为教师应该如何去培养学生在不失去油画本质的前提下去开拓油画艺术,是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学生写生教学入手剖析培养学生艺术创作精神层面来解释这一问题。
  

关键词:油画本质 创作精神 培养引导

  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部分艺术大师之所以被称为大师,关键就在于他们实现了古人和同代艺术家认为难以实现的矛盾制约之上的重新建构。绘画艺术创作的未来,产生于具有时代性艺术特征的精神创造基础之上,舍此,艺术创造的前途自然趋向暗淡。人类艺术发展史证明,时代促进了艺术发生从内在本质到外在形态的变化。然而,在人类整个艺术发展过程中,那些从原始时代开始至今真正作用艺术形式变化的本质因素,是在世界各地域,从集体到个人的真情性的不断被发现、不断由潜在的多向可能性外化为相对明确的自发、自觉、自由的精神形式。
  人类过去的艺术形态,比现当代人有意识进行的艺术创作活动更贴近人类的某些内在本能需要,它具有无与伦比的精神自发性。在进入自觉精神层次之后,人类的艺术创造便显出在原来混沌的原始本能需要这个核心之外多向发展的趋势。自觉性艺术创造从来都要克服种种困境。对此,古人与今人的创造精神都面对着不同性质的精神超越难度。如果说评价古人与今人面前艺术创作的难度哪一个更大些,我们只能说由于时代之差和精神本质的层次形成的性质不同、状态不同的两者面临的都是相对难以超越的困难。
  一、艺术创作中的主观处理
  罗丹曾说:“艺术家所见到的自然不同于普通人眼中依然获得一种高于自然的美感,这就是艺术家的创造力。因为艺术家的感受,能在事物外表之下体会内在平面绘画的特性能使三维空间的不可能是视觉的平面的真实。”[1]艺术家是能够“看见”的,并使不合理的现象在图像中成为合理。
  所以探索二维平面绘画表现的最大可能性,以及探索视觉造型艺术的一切表现可能也是写生油画研究的主要任务。[2]物象经过艺术家的观察由媒介物描绘在平面上时,平面图式本身在离开了自然具象形的束缚后,将成为一个独立于自然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个视觉平面绘画秩序。这种秩序是以作者的意图与观察为前提,并由作者主体的支配在图像的视觉感受中发挥作用的,作者通过这种支配画面的能力来向观者传达一定的信息与理念。荷兰画家蒙德里安曾说:“不是人人都认识到,在所有的造型艺术中,甚至在自然主义意味最浓的作品中,自然的形与色总是在某种程度上经过改造。造型经验说明,艺术家不能以完全写实的手法去再现事物的表象,而必须对其加以改造,从而产生美感”。[3]因此,对于意图与理念的传达往往是通过作者主观的处理凝聚视觉造型的要素来展现的。要理想地做到展现就不能在处理画面上拘泥于自然物象的束缚,一旦陷入自然描摹的泥潭,绘画的独特语言与作者的理念表达也就随之丧失。
  主观的处理手法是以作者的意图与目的而展开的,有什么样的意图就有什么样的处理手法。在写生油画的学习中,如若强调的是物象的基本体积塑造,目的是表现出物体的饱满的形体,那么就可能对形体产生损害的自然因素进行主观的处理,进而来增强这种强烈的表现力。进一步讲,为的是让图像产生一种特定的美感,符合一种美的程式法则,同样也可能使形体不必拘泥于自然状态的制约而进行完美的处理。在《高更•塞尚画风》一书中,彭逸林这样评价塞尚:“他让酒瓶偏出了垂直线,弄扁了盘子的透视,在保持真正面貌的幻觉的同时,他把静物从客观存在的环境中转移到绘画中。在这里,物体的关系已改变为有意义的视觉体验,色彩融会成音乐,艺术家的激情渗透在色阶之中。”[4]塞尚的画面就是对自然的物象进行主观的处理而使图像符合一种构成关系,从而创造出绘画的全新视觉感受。从精神的内在表现方面看,弗洛伊德的油画作品对画面形象的主观处理,透析出精神分析般的深刻性。这种表现也是建立在画家对形体结构的肆意夸张变形上。如此强烈的处理手法使作品产生出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极具穿透力的精神震撼力。主观的处理手法表现在对造型语言的一种娴熟应用上,它是画家深刻体验自然的结果。它的核心围绕于作者情感体验的向度,在于传达表现思想的完美性。画家要使物象的自然状态从属于一种特定的表现状态,并在主观的处理中寻求自我的表现语言与表现风格。主观处理其实就是一个“怎么画的问题”,我们学习视觉艺术的造型法则为的是如何去把精神体验物质化地呈现于画面。这样的处理是人类艺术史发展前进的动力,是艺术高于生活的结果。

  后印象派画家凡•高高度敏锐的知觉力,使他有超自然、超感觉的体验,画出来的是幻象。正如他自己表明:“画画不是画物体的原状,而是根据画家对事物的感受来画。”[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