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电视剧发展看电视剧文化的多元共生
平及人性的虚伪。
“在中国,有时候一部电视剧并不是故事主导,而是依靠明星来吆喝市场。”《功夫熊猫》编剧艾森•瑞福对中国靠明星拉动收视的做法印象深刻。同时,各种元素的相互借鉴,其实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剧创作中的套路。由于目前的电视剧呈现类型化的趋势,很多元素都在不断重复,相同或者相似题材、类型的电视剧已经培养起了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体,所以不少投资者、创作者出于商业运作的考虑,直接利用现有的题材分得市场的一杯羹。一部电视剧走红之后,立刻就会有携带各种相近或相似基因的母子篇、姐妹篇应运而生。很显然,中国当前的电视剧创作群体没有找出电视剧创作的精髓所在,以至于只能照猫画虎,在演员、主创、情节走向以及人物关系等“表面纹路”上下功夫。虽然中国电视剧生产达到近15000集,但可称为精品的、能够留下记忆的却非常少。多数作品对生活缺乏深切体验和诗意性的提升,缺少艺术感染力,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只能停留在肤浅认识的阶段。
三、和而不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孔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文化多样性的强调和尊崇。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并在碰撞和比较中,显示出了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因为差异而交流,因为交流而发展,因为发展而保持个性。正是文化的这种多样性,以及多样化文化间的交流与融汇,才使世界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电视剧艺术从目前看无疑是在文艺实践中较为出色的弄潮者,但不可忘掉的是,电视人时刻要怀有一种文化竞争者的危机感,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网络剧时代以一个建设者而不是一个迷惘者的角色出现。
中国和欧美电视文化在碰撞与互渗中已经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近年来,美剧的“个人英雄主义”与国内的“多侧面主旋律人物”两大创作规制开始融合。我们的电视剧创作存在共通性,但同时也结合各国国情与文化环境带有本民族的个性。
在各国电视人孜孜不倦的探索中,电视剧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其中有许多是人类创造的共同的文明成果。中国电视剧具有传统性、累积性,通过现代思想的撞击和艺术技术的融合,一定会找到既适合本土大众品位又兼具走向世界与发展的规范的内容、形式及规律。
中国电视剧要把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与外国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法、合乎艺术创作规律和审美习惯的创作方式巧妙地融合或借鉴,必然会生花焕彩,出奇制胜。只要倾心投入创作,用全新的视角和创作理念观照现实生活,在寻求人类共同的认知和情感上深入挖掘,在人性表现上匠心独运,创造出能体现历史厚重感和现实品格的成果,那么中国电视剧就会呈现出摇曳多姿的视觉美感,就会以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崭新容颜,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曲春景.中美电视剧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5.03
[2]白小易.中国电视剧的市场化演变路径[J].视听界.2008.05
[3]苟世祥 陶楠.美国电视剧产业运作的启示.[R] 传媒产业化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
[4]人民网.中国电视剧类型片日趋成熟 自制剧走红是发展趋势[EB/OL] .http://news.sohu.com/20091231/n269318280.shtml
[5] 周星.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视剧发展成绩勾勒[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