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甄嬛传到琅琊榜娱乐新闻中的文化视角“擦亮”观众的审美眼光返回
【摘要】古装电视剧一直是电视机屏幕上的一个“常青”类型剧,出彩的服装造型,古雅的台词,使这个“老瓶装新旧”的题材总是具有新鲜感。古装剧独特的造星优势和话题影响力使其在新闻报道中成为避不开的热点。纵观这五年来的报道重点的转移,我们可以发现,古装剧在良莠不齐的现状中,也悄悄面临着从娱乐载体到更加偏向于文化载体的转身。
【关键词】视角审美新闻文化古装剧
一、良莠不齐的大背景下,甄嬛传开创IP剧“正剧范”改编先河
2011年于正推出的《宫锁心玉》,虽然捧红了冯绍峰和杨幂的“峰幂”组合,但是在两人借八卦炒作迅速寻求大屏幕发展后,这风靡一时的“古代言情剧”在之后几年就没有再掀起什么话题了。反观同样是在2011年推出的《甄嬛传》,却用一个言情剧的剧本,拍出了正剧范的经典,开造了IP剧改编大获成功的先例。
该剧以其精心大气的服饰道具,专业指导的礼仪规范受到广泛好评。古装剧拍摄请礼仪顾问跟组,也是《甄嬛传》热播后才兴起的风潮。从《甄嬛传》到《琅琊榜》,再到《芈月传》,张晓龙和李斌带领的礼仪顾问团队,成了幕后揭秘中一个重要的采访对象。台湾著名综艺节目《康熙来了》还专门请到剧中的礼仪指导,同时也是温太医的扮演者张晓龙,还原剧中各种“小主”请安礼和介绍这些礼仪规范的背后依据。
还有媒体在报道中披露,张晓龙毕业于中戏的古代史专业,曾研究各朝各代礼仪十余年之久。这样“专家型”娱乐采访对象的出现,对于以往以演员为主题采访对象的报道方式,无疑是一个颠覆。作为温太医和礼仪指导双重身份出现的张晓龙,在报道推出之后圈粉无数,也恰恰是因为他文史专家的身份,而不仅仅因为角色的魅力。
而在2013年,试图复制“话题炒作热播剧”的于正,推出了《笑傲江湖》。虽然从选角开始就话题不断,报道的关键词从“史上最胖小龙女”,到“史上最美李莫愁”,让这部剧在开播之前就赚足了眼球。但是当观众们实际看到被改编得惨不忍睹的剧情、张扬却毫无古典美的服装配色,还有过于现代化无厘头的语言表达方式之后,前期炒作吹出来的热点效应就像“肥皂泡”一样迅速破灭了。可见,近年来偏重文化性挖掘的报道氛围中,观众们渐渐形成了更挑剔的审美眼光,和更贴近经典的审美取向。更早一些被“埋没”的“正剧范”经典古装剧也纷纷被重新“挖”出来,网络重播率走高,比如《大秦帝国》,《大明王朝1566》等。这一趋势渐渐助推着娱乐新闻报道中的“文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