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 电影电视 > 正文阅读资讯:当代生态纪录电影的镜头语言解析

当代生态纪录电影的镜头语言解析

[作者:刘丹[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顺序、角度等具有拟人化的倾向外,还体现在运用多样化的画面布局来对观众视觉进行安抚。
  在一部电影中,如果画面布局相宜得当,各有讲究,那么不仅从美学的角度观众能获取视觉上的享受,从教育性的角度来说,单幅画面之中蕴含的信息量也将得到扩展。比如,在生态纪录电影之中往往会运用长焦距、大特写拍摄,将被表现物置于画面之中的构图,这样一来主体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突出,二来背景尽管被虚化,但是依然能够对画面主体所生存的环境做出必要的交代同时还不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除此之外,在单部生态纪录电影中,甚至是在对单一对象的表现中,要运用到的构图手法还必须是多样的,如此才能避免观众的审美疲劳,并促使观众从尽量多的角度来观察对象。
  例如,在被公认为不仅将鸟拍摄成极为美好的生物,且赋予了山、水、沙漠、绿洲等自然景观灵魂的《迁徙的鸟》(2001)中,导演雅克·贝汉从头到尾只是给观众叙述了一个鹏程千万里,鸟儿用双翼来实现回归的承诺的故事,但是这部仅有90分钟左右的纪录片却耗费了摄制团队三年多时间和四千余万美元的投入。影片不仅跨越地域广,选择的鸟种类多,且在表现“飞行”这一行为本身时也针对不同的环境做出不同的画面布局,电影在开头简单介绍之后便停止了旁白,这在纪录片之中是极为少见的,可以说贝汉用大量美不胜收、具有特定意味的构图取代了旁白。如在表现天鹅群以滑翔的方式飞越红海海面时,导演采用一个俯拍的大全景,天鹅组成一个巨大的“人”字位于画面的中间偏右下方,其背景为整个红色的海面,白色的鸟展开双翼,身后则是它们脚蹼拍打起的白色浪花,其队形和留下的痕迹犹如人类所熟悉的飞机,也只有俯拍的镜头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天鹅伸直的脖颈和起伏的肩胛骨;而在表现大雁的起飞时,导演则采用平行水平线的视角,收录镜头之中的不仅有大雁群,还有占据画面主要位置的荒野之上奔腾的野马,雁群瞬间被惊起,占据画幅中下方大部分的黑色、褐色野马群和飞扬的黄色尘土赋予了整个画面某种厚重感,而大雁则在蔚蓝的天空中远去,让观众瞬间感受到同样是在迁徙活动中,自然展现出来的沉重与轻盈的鲜明对比。更为微妙的是,这种视角正好捕捉到了野马走后一只掉队的大雁,此刻的它显得极为孤独和脆弱,在前面万马奔腾的气势给观众造成震撼后,观众很难不为这只掉队的大雁而感到担忧。如若导演依然采用俯拍视角来表现大雁的飞行,那么一来观众的注意力将很快集中在地面上狂奔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