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 音乐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关于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

关于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6;音乐是使各种情操固定下来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音乐包含着精神性和官能性两个方面。   •音乐有表象和形式化消逝声音的显著作用。   •音乐很少理性的抵抗力,立即带来“快感”,很容易被感悟。   •音乐刺激感情和情绪,带来镇静或兴奋。   •音乐诱发想象和联想的作用强烈,能转换心情,使人梦想二元世界。   •音乐具有鼓舞团体、安抚团体的强大力量。   •音乐能通过再现让过去的印象鲜明浮现。   •音乐能促进身体各机能的调整并开发智能。   由此看来,音乐中存在着能够驱动人类身心两面的极其微妙的多种作用。因此,原始人们将这种作用看成魔怪和神的力量绝对说不上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之后,在教育和宗教方面又试着运用神秘的音乐的人类,特别在思想、感情的纯粹表现方面,掌握了音乐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这种对人类音乐洞察能力的进步尽管在极其复杂的社会变革中被波及动摇,但仍然面向崭新的未来坚持不懈地继续着。这正是扎根于人类本能的必然欲求,从这点上,我们能深切地感觉到音乐教育作用的重要性。迫于需要,我们再次追问:音乐教育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在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中,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应扩展对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的关注,使音乐学习的经验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体会对现代化艺术创作“为生活而艺术”的愉悦。在后现代艺术教育观下,音乐的技巧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了解人类文化意义与创造新意义的手段。   责任编辑:李姝       注释:   ①[日]村井实《教育全集15》小学馆,1967。   ②[日]竹内敏雄《美乐事典》改文堂,第318页。   ③[日]竹内敏雄《美乐事典》改文堂,第318页。   ④H.J.Moser(1889~1967)德国音乐学家。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美]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美]艾•阿德勒.理解人性[M].陈刚,陈旭译.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4][美]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李文湉译.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5][美]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等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6][日]大河内一男,海后宗臣.教育学的理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7][美]W•C•巴格莱.教育与新人[M].袁桂林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8]蔡铁权.后现代视点下的科学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3(11).   [9](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0]陈建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8(2).   [11]邱兆伟.教育哲学[M].台北:台湾师大书宛,1996.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