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合唱艺术发展述评
…这些作品艺术上大多十分 粗糙,歌词上带着“大跃进诗歌”的“假、大、空”的明显印记.
三、建国15周年前后合唱创作的转机 (20世纪60年代前期) 1960年以后,随着党的文艺政策的改进和歌曲创作的新 变化,大合唱创作也出现了一个转机。这一时期作品的数量 虽不如前一阶段,然而在质量上却有所提高.
1960年朱践耳完成了交响乐一大合唱《英雄的诗篇》(毛 泽东词),作曲家选取毛泽东五篇与“长征”有关的诗词,谱写 了由五个乐章构成的交响大合唱,乐章顺序为:《六盘山》、《井 岗山》、《大柏地》、《十六字令三首》和《长征》。正如作品名称 “交响乐——大合唱”所提示的,作曲家尝试采用交响乐和大 合唱并重的艺术形式,并在声乐创作部分也采用了交响性的 主题展开手法,尽力发挥音乐(声乐与乐队)在气氛渲染和心 理刻画等方面的作用。作曲家以一个红军形象的主导主题贯 穿全曲,整部大合唱塑造了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的英勇壮 烈的形象。在中国合唱发展史上,《英雄的诗篇》是一部富有 创造精神的、比较独特的作品。这部大合唱1962年在第三届 “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之后,一方面受到舆论界的肯定,同 时也受到了“不够群众化”的批评.
1962年上海产生了一部以西南各族人民在山区修建水库 为题材的《金湖大合唱》(张敦智词曲),这是一部风格清新、色 彩鲜明的合唱作品,与当时的大合唱过分强调外在的气氛相 反,《金湖大合唱》以其抒情的气质获得了它独特的风格和意 义.
60年代初期比较重要的大合唱作品还有《安源风暴》(司 徒汉等曲,陈克等词)、《团结反帝大合唱》(王莘曲,倪维德词)、 交响合唱《大凉山之歌》(田丰曲,张东辉词)和清唱剧《矿山烈 火》(上海合唱团创作小组集体创作)等.
1964年建国15周年之前,有关方面调动了集体的力量编写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其中有几首为毛泽东诗词谱写 的合唱曲写得比较成功,如《七律·长征》(彦克、吕远曲)和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沈亚威曲).
1965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30周年,为纪念这一 重大历史事件创作了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简称《长征组 歌》,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曲,萧华词),1965年在纪念“八一” 建军节的音乐会上由战友文工团首演,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 到了广泛的欢迎。这部由10首歌曲组成的作品,以富有感染 力的音乐、浓郁的民间风格和地方色彩,生动地表现了红军长 征这一历史事件。与朱践耳表现同一题材的交响大合唱《英 雄的诗篇》不一样,《长征组歌》是以抒情性和史诗性相结合为 其艺术特色。这部组歌的作曲者都是善于写作旋律的作曲 家,他们刻意在旋律创作方面下功夫,从红军歌曲和各地民歌 中吸取养分和素材,并充分运用了合唱、独唱、乐队、朗诵、化 妆(演出时合唱队员、乐队队员和指挥都穿当年红军的服装)、 舞蹈造型、灯光布景和舞台美术等各种艺术手段,获得了良好 的艺术效果。《长征组歌》成为我国音乐史上继《黄河大合唱》 之后的又一部成功的大型音乐作品。《长征组歌》在抒情性方 面完全可以与《黄河》媲美,然而在戏剧性、交响性方面还显得 有差距.
与《长征组歌》几乎同时产生的清唱剧《沙家浜》,可以说 是第一部比较成功的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大型声乐作品。除 了采用了京剧《沙家浜》中的主要独唱、对唱选段外,有些合唱 段落(如第一曲“序曲”的合唱、第五曲“坚持”中的合唱)也与 京剧音乐的总体风格结合得较好。在乐队方面,让京胡、二 胡、琵琶、唢呐和京剧打击乐与管弦乐组合在一起,好像在京 剧音乐与管弦乐队之间加入了一付溶合剂,使管弦乐队与京 剧音乐结合得较为融洽。清唱剧《沙家浜》与同名京剧一样, 也受到当时越来越“左”的文艺政策的影响。在“文革”中受到 了特别的重视,坐上了“样板”的交椅.
60年代前期的合唱创作,总的来说是有成绩的,《七律· 长征》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代表了小型合唱的成 果,而《英雄的诗篇》和《长征组歌》则代表了大型合唱创作的 收获。清唱剧《沙家浜》虽产生于政策日益左倾的大气候之 下,但它在艺术创新上还有一些可取之处.
四、“文革”中合唱的畸形发展 (1966~1976年) “文革”期间的合唱创作以60年代和70年代为界,大体 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合唱主要是歌颂“毛泽东思 想”和“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颂歌;后期的合唱创作主要是为 毛泽东诗词谱写的音乐.
1966~1969年间在“语录歌”和“造神歌”滋生蔓延的时候, 也正是合唱创作比较活跃的时期。这几年间的合唱作品主要 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可称为“语录合唱”,即以合唱形式为“语录”谱写 的作品,如为毛泽东的政治论文《为人民服务》、《炮打司令部 ——我的一张大字报》,以及为林彪的整篇《<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谱写的音乐。它们实际上是大型的“语录歌”。这些 作品一般采用齐唱和朗诵结合的形式,间或有二部以上的合 唱。为长篇政治论文谱曲配乐,这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极“左” 政治路线下的特殊产物.
第二类是为毛泽东诗词谱曲的大合唱,如《毛主席诗词交 响组歌》(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无产阶级革命派创作)、《毛主 席诗词大合唱》(中央乐团、中央音乐学院谱曲)等。这部分作 品产生于“个人迷信”发展到顶峰的年代,艺术上必然受到明 显的影响。但个别段落在刻画毛泽东诗词的意境上还有值得 借鉴的地方.
第三类可以称之为“毛泽东颂歌”,例如《祝毛主席万寿无 疆组歌》、组歌《红太阳颂》、组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万 岁》、组歌《井冈山的道路》、《人民公社组歌》、大合唱《毛主席 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等等。这类作品数量最多,其内容完全 是歌颂毛泽东和毛泽东路线的,客观上助长了“造神”运动.
“文革”期间合唱的又一次活跃期是从1971年开始的。随 着政治形势的某些松动,这一年陕西文艺工作者集体填词、编 写了合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合唱的曲调来自陕甘民 歌,填入了新编的歌颂毛泽东的、更加“革命”的歌词。合唱的 手法十分简单,例如第一段音乐主要是女声独唱,合唱以轻淡 的背景为独唱作陪衬。这种手法类似五50代的“民歌合唱”, 技法上并不新鲜。但是在“文革”中天天被生硬、枯燥的“革命 歌曲”折磨了多年的人们,一旦听到由民族唱法演唱的高亢、 清丽的陕甘民歌时,就像在戈壁中久渴的人们见到了甘洌的 清泉。因此,《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当时产生了异乎寻常的 艺术效果。类似这类的歌曲还有《三湾来了毛委员》(焕之、颂 刚编曲,山樵编词)、《浏阳河》(湖南省文工团歌舞队改词编曲 [1] )等.
1973年上海乐团创作、演出了名为“革命交响音乐”的《智 取威虎山》。它取材于同名京剧“样板戏”的主要唱段,由合 唱、独唱、重唱、乐队等形式来表现,实际上也是一部清唱剧.
它在艺术上承袭了《沙家浜》的模式,并进一步与“四人帮”倡 导的文艺创作原则结合,“从塑造主要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出 发”,充分体现了“三突出”的僵化的文艺创作框框,并自认为 “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文艺革命的又一胜利成果[2]。”这部 作品在艺术上与《沙家浜》相比已缺乏新意,在思想上则更体 现了“文革”的创作理论.
“文革”后期影响较大的大合唱主要仍是为毛泽东诗词谱 曲和歌颂毛泽东思想的大合唱,如《为毛主席诗词谱曲五首》 (田丰曲)、《长征路上》(郑律成曲,毛泽东词)、《毛泽东同志主 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颂歌》(广东省《农讲所颂歌》创作组集体创 作)等。其中田丰创作的大合唱由《沁园春·雪》、《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亿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 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组成。这几首歌曲吸取了京 剧音乐素材和传统手法,艺术处理细腻
三、建国15周年前后合唱创作的转机 (20世纪60年代前期) 1960年以后,随着党的文艺政策的改进和歌曲创作的新 变化,大合唱创作也出现了一个转机。这一时期作品的数量 虽不如前一阶段,然而在质量上却有所提高.
1960年朱践耳完成了交响乐一大合唱《英雄的诗篇》(毛 泽东词),作曲家选取毛泽东五篇与“长征”有关的诗词,谱写 了由五个乐章构成的交响大合唱,乐章顺序为:《六盘山》、《井 岗山》、《大柏地》、《十六字令三首》和《长征》。正如作品名称 “交响乐——大合唱”所提示的,作曲家尝试采用交响乐和大 合唱并重的艺术形式,并在声乐创作部分也采用了交响性的 主题展开手法,尽力发挥音乐(声乐与乐队)在气氛渲染和心 理刻画等方面的作用。作曲家以一个红军形象的主导主题贯 穿全曲,整部大合唱塑造了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的英勇壮 烈的形象。在中国合唱发展史上,《英雄的诗篇》是一部富有 创造精神的、比较独特的作品。这部大合唱1962年在第三届 “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之后,一方面受到舆论界的肯定,同 时也受到了“不够群众化”的批评.
1962年上海产生了一部以西南各族人民在山区修建水库 为题材的《金湖大合唱》(张敦智词曲),这是一部风格清新、色 彩鲜明的合唱作品,与当时的大合唱过分强调外在的气氛相 反,《金湖大合唱》以其抒情的气质获得了它独特的风格和意 义.
60年代初期比较重要的大合唱作品还有《安源风暴》(司 徒汉等曲,陈克等词)、《团结反帝大合唱》(王莘曲,倪维德词)、 交响合唱《大凉山之歌》(田丰曲,张东辉词)和清唱剧《矿山烈 火》(上海合唱团创作小组集体创作)等.
1964年建国15周年之前,有关方面调动了集体的力量编写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其中有几首为毛泽东诗词谱写 的合唱曲写得比较成功,如《七律·长征》(彦克、吕远曲)和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沈亚威曲).
1965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30周年,为纪念这一 重大历史事件创作了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简称《长征组 歌》,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曲,萧华词),1965年在纪念“八一” 建军节的音乐会上由战友文工团首演,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 到了广泛的欢迎。这部由10首歌曲组成的作品,以富有感染 力的音乐、浓郁的民间风格和地方色彩,生动地表现了红军长 征这一历史事件。与朱践耳表现同一题材的交响大合唱《英 雄的诗篇》不一样,《长征组歌》是以抒情性和史诗性相结合为 其艺术特色。这部组歌的作曲者都是善于写作旋律的作曲 家,他们刻意在旋律创作方面下功夫,从红军歌曲和各地民歌 中吸取养分和素材,并充分运用了合唱、独唱、乐队、朗诵、化 妆(演出时合唱队员、乐队队员和指挥都穿当年红军的服装)、 舞蹈造型、灯光布景和舞台美术等各种艺术手段,获得了良好 的艺术效果。《长征组歌》成为我国音乐史上继《黄河大合唱》 之后的又一部成功的大型音乐作品。《长征组歌》在抒情性方 面完全可以与《黄河》媲美,然而在戏剧性、交响性方面还显得 有差距.
与《长征组歌》几乎同时产生的清唱剧《沙家浜》,可以说 是第一部比较成功的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大型声乐作品。除 了采用了京剧《沙家浜》中的主要独唱、对唱选段外,有些合唱 段落(如第一曲“序曲”的合唱、第五曲“坚持”中的合唱)也与 京剧音乐的总体风格结合得较好。在乐队方面,让京胡、二 胡、琵琶、唢呐和京剧打击乐与管弦乐组合在一起,好像在京 剧音乐与管弦乐队之间加入了一付溶合剂,使管弦乐队与京 剧音乐结合得较为融洽。清唱剧《沙家浜》与同名京剧一样, 也受到当时越来越“左”的文艺政策的影响。在“文革”中受到 了特别的重视,坐上了“样板”的交椅.
60年代前期的合唱创作,总的来说是有成绩的,《七律· 长征》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代表了小型合唱的成 果,而《英雄的诗篇》和《长征组歌》则代表了大型合唱创作的 收获。清唱剧《沙家浜》虽产生于政策日益左倾的大气候之 下,但它在艺术创新上还有一些可取之处.
四、“文革”中合唱的畸形发展 (1966~1976年) “文革”期间的合唱创作以60年代和70年代为界,大体 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合唱主要是歌颂“毛泽东思 想”和“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颂歌;后期的合唱创作主要是为 毛泽东诗词谱写的音乐.
1966~1969年间在“语录歌”和“造神歌”滋生蔓延的时候, 也正是合唱创作比较活跃的时期。这几年间的合唱作品主要 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可称为“语录合唱”,即以合唱形式为“语录”谱写 的作品,如为毛泽东的政治论文《为人民服务》、《炮打司令部 ——我的一张大字报》,以及为林彪的整篇《<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谱写的音乐。它们实际上是大型的“语录歌”。这些 作品一般采用齐唱和朗诵结合的形式,间或有二部以上的合 唱。为长篇政治论文谱曲配乐,这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极“左” 政治路线下的特殊产物.
第二类是为毛泽东诗词谱曲的大合唱,如《毛主席诗词交 响组歌》(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无产阶级革命派创作)、《毛主 席诗词大合唱》(中央乐团、中央音乐学院谱曲)等。这部分作 品产生于“个人迷信”发展到顶峰的年代,艺术上必然受到明 显的影响。但个别段落在刻画毛泽东诗词的意境上还有值得 借鉴的地方.
第三类可以称之为“毛泽东颂歌”,例如《祝毛主席万寿无 疆组歌》、组歌《红太阳颂》、组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万 岁》、组歌《井冈山的道路》、《人民公社组歌》、大合唱《毛主席 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等等。这类作品数量最多,其内容完全 是歌颂毛泽东和毛泽东路线的,客观上助长了“造神”运动.
“文革”期间合唱的又一次活跃期是从1971年开始的。随 着政治形势的某些松动,这一年陕西文艺工作者集体填词、编 写了合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合唱的曲调来自陕甘民 歌,填入了新编的歌颂毛泽东的、更加“革命”的歌词。合唱的 手法十分简单,例如第一段音乐主要是女声独唱,合唱以轻淡 的背景为独唱作陪衬。这种手法类似五50代的“民歌合唱”, 技法上并不新鲜。但是在“文革”中天天被生硬、枯燥的“革命 歌曲”折磨了多年的人们,一旦听到由民族唱法演唱的高亢、 清丽的陕甘民歌时,就像在戈壁中久渴的人们见到了甘洌的 清泉。因此,《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当时产生了异乎寻常的 艺术效果。类似这类的歌曲还有《三湾来了毛委员》(焕之、颂 刚编曲,山樵编词)、《浏阳河》(湖南省文工团歌舞队改词编曲 [1] )等.
1973年上海乐团创作、演出了名为“革命交响音乐”的《智 取威虎山》。它取材于同名京剧“样板戏”的主要唱段,由合 唱、独唱、重唱、乐队等形式来表现,实际上也是一部清唱剧.
它在艺术上承袭了《沙家浜》的模式,并进一步与“四人帮”倡 导的文艺创作原则结合,“从塑造主要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出 发”,充分体现了“三突出”的僵化的文艺创作框框,并自认为 “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文艺革命的又一胜利成果[2]。”这部 作品在艺术上与《沙家浜》相比已缺乏新意,在思想上则更体 现了“文革”的创作理论.
“文革”后期影响较大的大合唱主要仍是为毛泽东诗词谱 曲和歌颂毛泽东思想的大合唱,如《为毛主席诗词谱曲五首》 (田丰曲)、《长征路上》(郑律成曲,毛泽东词)、《毛泽东同志主 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颂歌》(广东省《农讲所颂歌》创作组集体创 作)等。其中田丰创作的大合唱由《沁园春·雪》、《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亿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 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组成。这几首歌曲吸取了京 剧音乐素材和传统手法,艺术处理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