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 音乐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建国以来中国合唱艺术发展述评

建国以来中国合唱艺术发展述评

[作者:张俊卿[来源:知源论文网]| 打印 | 关闭 ]

,气势雄伟。郑律成的 《长征路上》虽定稿于1975年,但五首歌曲大多是在 1958~1970年间谱写的。五个乐章的顺序为《七律·长征》、《亿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清平乐·六盘山》和《念 奴娇·昆仑》。这五首诗词都与红军长征有关,因而定名为《长 征路上》。它的总体构思及所选诗词与朱践耳的交响乐—— 大合唱《英雄的诗篇》有些相似,但作品的艺术风格绝然不同.
    郑律成发挥了他创作群众歌曲的丰富经验,着意于通俗浅出 的艺术手法,是一种大写意的笔法.
    在“文革”这特殊的年代中,合唱作品数量之多是表层现 象,其背后的实质是合唱艺术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扭曲,大合 唱艺术遭受了严酷的催残和蹂躏。因此,许多作品都属于真 正的“文革音乐”,是为“文革”政治服务的。但是,整个“文革” 期间,也有少数凭着艺术家的良心而创作的作品,还保留着一 定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五、新时期合唱艺术的创新和探索 (1978年至今) “文革”结束以后的十余年间,合唱艺术一直没有从深重 的创伤中得到充分的恢复。开始几年中,合唱创作仍在旧的 框框中打转,作品缺少新意。后来又受到商品经济的牵制和 通俗歌曲的冲击,专业合唱团的活动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群众 业余的音乐生活几乎全被通俗音乐占领,业余合唱团的活动 已十分稀少,这与50年代蓬勃兴旺的群众合唱活动形成了鲜 明的对照。阵地缩小,队伍老化,作品稀少,群众零落。合唱 艺术正处于萧条的时期,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为了扭转合唱艺术的不景气状况,有关方面曾作了一些 努力。1979年我国合唱团体首次参加了菲律宾的亚洲国际合 唱节,1988年中国广播合唱团参加了日本举办的“第五届室内 合唱比赛”,并获得混声合唱和女声合唱的金牌和总分第一, 合唱艺术国际交流的门窗开启了。1982年和1986年举办了 两届“北京合唱节”,1986年还举行了“全国第五届音乐作品 (合唱)评奖”活动。在这些活动的推动之下,80年代中、后期 产生了一些较有新意的合唱作品。特别是2008年3月中央 电视台举办的“第十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首次把合唱 列为比赛项目。此举不仅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且在电视 直播期间引起了十分热烈的反响.
    伴随着我国合唱发展对作品的需求,一些关心并热爱合 唱事业的词曲作家,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自改革 开放以来为我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合唱作品。从内容到形式 都有着一定的创新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作品题材比以前多样 了,创作手法上的探索也更为明显和大胆了,合唱艺术开始从 “为政治服务”的功利主义束缚中挣脱出来。比如由作曲家瞿 希贤作曲的《把我的奶名儿叫》(黄宗英词)和《飞来的花瓣》(望 安词),由田丰创作的《云南风情》和《爱的足迹》,由施光南作 曲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词),由邵永强作词、尚德义作曲 的《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大漠之夜》和《向往西藏》,由吴国平 作词、陆在易作曲的《雨后彩虹》、《葡萄园夜曲》和《游子情深》 (邵凯生词),由恩克巴雅尔作曲的《八骏赞》(那顺词)和《欢乐 的那达慕》(巴音吉日嘎拉词),由孟卫东作词作曲的《大青藏》 和由王洛宾记谱填词、由孟卫东改编的《掀起你的盖头来》,张以达根据民歌改编的童声合唱《编花篮》、《猜调》和《咚咚喹》 等等,都深受广大合唱工作者和合唱爱好者的欢迎,而且很多 合唱团都将这些作品作为音乐会和比赛的曲目.
    这些作品不但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而 且在艺术上都具有很高的水准;许多作品以其独特的民族风 格和地域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群众中广为传唱。除此之 外,伴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受西方创作理念和技法的影响, 在我国合唱作品的创作上,又有一些以新的合唱思维和新的 手法创作的作品应运而生。其中由徐坚强根据浙江西部牧童 山歌改编的《李有松》和由黄汛舫作词作曲的《工尺谱游戏》等 作品堪称佳作,给人以新颖别致之感。新时期以来,合唱艺术 那丰富的人声色彩,那奇妙的多声思维,也正被中国作曲家们 进一步开掘出来。通过多年积累的这些优秀合唱作品,在一 定程度上也使我国合唱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
    结语 建国以来,我国合唱艺术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作曲家们创 作出许多深受人们欢迎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优秀合唱作品。它 们深刻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爱好,讴歌社会主 义新生活。如今,党的文艺政策犹如阳光雨露沐浴并滋润着 文艺百花园,合唱艺术之花正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我们坚信, 只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化创作道路,以严肃认真的态 度让音乐反映悠久而灿烂的中国文化,进一步加强对传统、对 生活的深入学习和了解,就一定能够创作出既有强烈个性,又 有鲜明时代气息,并能为大多数人接受和喜爱的具有中国气 派的合唱音乐作品,中国合唱艺术也必将迎来硕果累累的明 天! 注释: [1]《浏阳河》一歌原是由唐碧光作曲的。后因唐碧光在 “反右”时被错划为“右派”,《浏阳河》一歌一直署为“湖南民 歌”.
    [2]参看上海乐团:《为创造无产阶级的交响音乐努力作战 ——创作、演出革命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的一些体会》。载 《人民音乐》1976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 [2]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周世斌.音乐欣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4]陈良.听大学生合唱团汇报演出.人民音乐.1956 [5]向飞.音乐创作要遍地开花.歌曲(半月刊).1958 [6]戴嘉枋.动乱中的喧嚣.中国音乐学,2005 [7]瞿希贤.关于无伴奏合唱《牧歌》.人民音乐,1984 [8]田玉斌.改革开放三十年,合唱艺术谱新篇.人民音乐, 2009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