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 音乐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探析河北井陉拉花的创新和发展

探析河北井陉拉花的创新和发展

[作者:未知[来源:本站整理]| 打印 | 关闭 ]

摘要: 河北井陉拉花在河北舞蹈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其多彩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在对其进了行调查和探究的基础上,论证这种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河北省素有“汉族民间舞蹈之乡”之称,从漳河之畔到塞外草原,从太行山脉到渤海之滨,民间舞蹈之花遍地盛开。井陉拉花即是流传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区井陉县的一种民间歌舞。 
  井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西和山西阳泉市、平定、孟县接壤,北和平山、东和获鹿,南和元氏、赞皇交界,现属石家庄市。古时候,井陉地方经济萧条,文化落后,天灾兵祸,民bu聊生。主要表现在摘要:一是地瘠民贫,这是历史上人们对井陉自然和社会面貌的概括,雍正庚戌年县志的序中即明确使用了“地瘠民贫”来阐述当地史无县志的原因之一。二是冶河乱流。冶河为井陉境内绵河和甘淘河汇合而成的主要河流,常年水患。三是交通闭塞,井陉道路狭窄难行,交通不便。四是兵燹成灾,井陉层峦叠嶂,地势险要,其中太行八陉之第五陉,是兵家必争之地。人民自古深受其害。井陉拉花就是产生在这样的地理和自然环境中。 
  井陉拉花和众多植根于民俗人文主义的民间舞蹈一样,具有自身独有的审美价值,并在千百年来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活动中得以不断传承丰富和发展,从而在现代艺术的共同体中独树一帜,成为新时代民间舞蹈的新风尚。 
  回顾井陉拉花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拉花在各种国家赛事和表演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专家们的关注、支持和当地领导的关心、帮助下,井陉拉花老艺人的无私奉献和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中,拉花在近半个世纪的演出历史中记满了荣誉。1957年在北京全国第二届民间舞蹈汇演获优秀节目第二名,演员受到周恩来等领导的亲切接见;1979年拉花题材的《咱去西柏坡看亲人》两次进京参加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全国文艺献礼调演;1991年在辽宁省沈阳市首届中国沈阳秧歌节暨全国优秀秧歌大赛中独获六项大奖;1992年在陕西省延安市参加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的调演活动;1994年在重庆参加中国舞三峡之夏大型文艺活动;1996年在北京第十届“龙潭杯”全国优秀民间花会大赛获最高奖项——优胜奖;1996年在浙江省金华市全国第六届群星奖广场舞决赛中获金奖;1999年参加云南省昆明市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河北园活动;1999年参加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盛装行进表演;2004年10月在山西参加全国民间舞汇演并获一等奖;2007年参加交银理财杯全国第四届电视舞蹈大赛并或三等奖。 
  作为地方民间文艺的井陉拉花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成绩,和其自身淳朴独特而美丽大方的舞蹈风格是密不可分的。民族舞蹈无限的生命力一定程度上在于其独特的风格,风格是民间舞的精髓。《美学概论》在讲到艺术风格的本质时说摘要:“艺术风格作为一种表现形态,有如人的风度一样,它是从艺术作品的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特征,是由独特的内容和形式相统一,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特征和题材的客观特征相统一所造成的一种难于说明却不难感觉的独特面貌。”以上论述高度地概括了艺术风格是由客观条件和主观意识相统一,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相统一在长期发展中自然形成的。 
  河北井陉拉花在长期发展中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遵循民间舞蹈的发展规律,井陉拉花的舞蹈动作同样是从人民的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而来,因而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生活情趣。她以“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上身动作以肩为主,肩部的顶、拧、耸、压和手臂的点、提、拉、抠、翻最能突出拉花风格;下身以膝部屈伸贯穿始终,形成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总体上来说,女性舞姿美丽大方,稳重优雅,既有身段之美,又兼气韵之妙。男性舞姿伸展大度,潇洒自如,既现阳刚之气,又透苍凉之风。因各角色年龄、性别不同,舞蹈时表现出的风格也不同——公伞,吸腿、蹲裆、错肩、耸肩体现了他既粗犷、豪放又俏皮、风趣的人物风格;彩婆,由肩发力的扣腕、翻腕和下肢的屈膝、撇脚则体现了她既稳重、含蓄又深沉、执着的风格特征;男青年,他的屈膝、蹲裆体现了青年人的潇洒、自如,端肩、错肩经常和双手击板同时出现则体现了他动作的灵活、多变;女青年,她舞蹈时以端肩、错肩、摆胯为主要动作特征,体现出成熟女性的美丽、大方;男女挑瓶则是在舞动中始终透露着孩子们的天真和活泼。 
  如今的井陉拉花在党和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走过漫漫长夜,经历风风雨雨,以崭新的风貌走向热爱、关心他的人民大众。让我们来看一下当地拉花艺人新编的顺口溜摘要:“井陉拉花遍地扭,风格独具韵味深。双肩抖得星辰闪,两臂扭的日月明。撇脚吸腿雁难飞,翻腕拧肩凤钻林。大花伞滚的风调雨又顺,太平板敲的四季享太平,霸王鞭舞出祥和路,小花篮挑回个六合同春。长驱关外夺大奖,横跨长江摘‘群星’。怀仁堂里彩蝶舞,开国元戎赏春风。拉花妞进首都北京城,井陉娃拉起延安宝塔情。进山城重庆留盛誉,世博会留下了中外友谊情。梅开五福地,花绽七彩虹;乡韵曲之本,乡风舞中魂;乡音不绝万年欢,井山奇秀腊梅红。”这是艺人们对井陉拉花现况的总结以及对外交流、参赛的概括。 
  井陉拉花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文艺工作者对其进行挖掘、整理、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使这枝民间艺术之花在我国汉族秧歌中享有盛誉。其知名度和日俱增,影响力波及国内外。许多专业人士和痴迷者不顾千里之遥,来到井陉求教,国家、省、市政府及大型企事业单位纷纷相约演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井陉拉花的足迹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多次参加全国性大赛和广场汇演,并取得优异成绩。1999年12月井陉拉花艺术团正式成立,2003年12月井陉拉花艺术探究会诞生,这标志着井陉拉花有了正式的演出团体和探究组织。 
  在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当地百姓农闲时,各村仍组织排练包括井陉拉花的节目。每个村都有组织者,起先是拉花的传人,现在多是各村的村长或其他村干部。他们排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参加正月的“联庄会”和“闹元宵”等民俗活动。通过这些民俗活动不断交流学习,长期发展形成今天拉花业打破村界和派别,取各村各派的出色动作,热爱拉花的艺人和专业工作者对之进行整理归纳,形成如今井陉拉花的繁荣景象。今天的拉花弟子已打破传统的家族传习制度,当地中小学幼儿园都有组织的学习拉花,有的是为参加比赛。 
  当前国家正在提倡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抢救。最近在河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专家审定中大家认为这是河北上报中国文化部的舞蹈首选项目。经过半个世纪以来关注拉花的艺术家们接力赛式的共同努力和当地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专家们的亲临指导,使拉花在挖掘弘扬中不断创新发展,使这种古老的艺术得以传承,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各民族交流方便、快捷。民族民间舞蹈也在交流中快速发展,不断创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井陉拉花如何在取得辉煌成就,屡获大奖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再攀新的艺术高峰,是值得思索的新问题。适应时代的审美要求是任何一个民间舞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拉花也不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