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 艺术理论 > 正文阅读资讯:传统园林艺术在浣花溪公园中的现代性转换

传统园林艺术在浣花溪公园中的现代性转换

[作者:张浩[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浣花溪公园的人造山景点,人工湖湖岸线边置于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景石,与曲折的道路浑然一体。园内无论是自然山体还是人造假山,都使景观更加丰富, 以增加景观层次, 产生丰富的空间感。由于遮挡或掩蔽了一部分原应在视觉之中的景物, 因之更增加了园林的深幽气息。 
  (三)理水造景要素 
  水是造园的重要元素,古人常把水比作园林的血脉,“有水则活”。④理水必曲折有致,变化丰富,讲求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集中而静的水面能使人感到开朗宁静,整个园以水池为中心,沿水池四周环列建筑。分散理水可因水的来去无缘流,带给观者源流无可无尽的感觉。分散理水还可以随水面的变化而形成若干大大小小的水景中心,各空间环境既浑然一体,又相互连通。 
  浣花溪公园人工湖是遵循集中而静的理水方式,人环顾于湖边,看到的是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一个开阔、明朗的静水空间。在公园内,有多处以不规则形态处理的分散形式水景。其中湿地景观把水面分割成互相连通的若干块小的水体,周围再配以植物,置以景石,曲折的通廊。在水面开阔的地方因势利导借亭台楼阁或山石植物的配置而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环境。 
  (四)植物造景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园著称,尤以师法自然,模拟自然为主体。植物种植不仅为绿化环境,还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园林里的景点则在花木掩映下曲折幽深,营造出诗一般的情境⑤。山石、水体、园路和建筑物,都以植物为衬托,不但丰富了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而且还可起着划分园林景区、点缀园林的作用。所以,园林中的花木,不是可有可无、随意浅置的摆放,而是深含寓意和颇具匠心的。 
  浣花溪公园内植有多种不同的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它们与周围环境配置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供人们观赏。随着季节、生长的变化,它们而不停地改变其色彩、质地、叶丛密度以及树冠形状等,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这些特性所创造的景观都使得植物在承担物质功能的同时, 更加富于自然的意味。在万树山、竹林区、城市湿地、人工湖岸、“中国诗歌文化中心”等景观点,植物形成了疏林与密林、天际线与林缘线的优美,围合、分隔着不同功能区域空间,营造一处又一处空间的私密性。这些植物不仅是作为园林造景的一个元素,而且在视觉审美上会给人一种无比的想像力,达到物质与精神的两重功能。 
  二、人文要素在现代公园景观中的体现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