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第六代导演集体转型的远景前瞻
摘要:中国第六代导演初出茅庐,在国际上创造出了一片骄人的艺术辉煌,却在国内市场缺失了一大批潜在的观众。21世纪初,中国电影的生存环境日益复杂,第六代导演开始经历集体意识的转变,走上了回归主流意识形态、寻找市场认同的集体创作转型之路。但面对仍然堪忧的电影现状,第六代导演必须挖掘可行性策略,形成真正的市场影响力。当代电影处在一个多元文化语境下,全球化、后现代与后殖民相互交织,研究第六代导演集体转型有助于把握国产电影的发展走向,以期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以及生存策略提供有益的镜鉴。
关键词:第六代导演;集体转型;商业化;远景前瞻
中国第六代导演初出茅庐,在国际上创造出了一片骄人的艺术辉煌,却在国内市场缺失了一大批潜在的观众。这个群体从形成以来,一直处于一种各自为营的无序状态。面对日益复杂的生存环境,2003年底之后,第六代导演集体“解禁”,开始经历集体意识的转变,试图朝一种有序的状态发展,走上了回归主流意识形态、寻找市场认同的集体创作转型之路。这条路可以说是跌跌撞撞的,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也存在一些缺憾。
一、转型中存在的缺憾
首先,这一电影导演群体为了赢得合法的身份,尽快融入到主流电影市场,其艺术锐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挫伤,而向市场与主流妥协,则丧失了一部分自我价值。他们无法完全摒弃初出茅庐的稚嫩,且他们的电影活动空间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限制,在创作上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束缚。像影片《无人驾驶》存在“转型不彻底、难免老脾气”的风格惯性。
其次,第六代导演试图赢取国内票房,把很大的精力投入到商业电影的怀抱中,遗憾的是,很多导演在“艺术电影”向“商业电影”转换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得心应手。就拿《绿茶》来说,这是一部充满文艺色彩的影片,有着比较浓厚的艺术气息,但是要把它投放到市场上,必然要考虑它的商业效益。暂且不说观众的电影消费层次、环境熏陶的差异,影院的宣传力度不够,那就相当于自杀,票房是不会好的。笔者认为,第六代导演在操控商业大片的能力上显得力不从心,商业化转型并不够彻底,就像是带着镣铐去跳舞。有的商业电影缺少了应有的商业元素,却带有艺术片矫情的意味。第六代导演在院线上映的影片,市场反响平平,不温不火的状态让这一批电影精英们依旧面临票房的困惑。
最后,第六代导演逐渐得到大众的认同,但是他们的大多数作品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影响。第六代导演长期在体制外运作,对国内广大观众的心理把握缺乏火候,浓重的学院派气息又让他们不能真正地接地气,所以他们没有真真切切地贴近大众的生活,缺少精巧的叙事技巧,与娱乐化时代观众的口味仍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