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 艺术理论 > 正文阅读资讯:论中国第六代导演集体转型的远景前瞻

论中国第六代导演集体转型的远景前瞻

[作者:宋佳敏[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第六代导演的转型过程是痛苦的蜕变,无论是向商业电影投诚还是在夹缝之中保持自我,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也显现出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桎梏。 
  二、提出应对策略和期待 
  第六代导演的这次集体转型,是对电影市场价值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双重回归,他们的作品从单一到多元,从“曲高和寡”到关注现实和人性,从个人化到市场化,在推进电影语言发展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虽然在转型过程中也存在缺憾,但是笔者对这一群体的发展充满期待。第六代导演必须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与商业规律,走艺术和商业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文化传播方面。首先,在向体制倾斜的过程中,第六代导演更需要立足于本土文化,真正认识到民族文化这一瑰宝的价值和可塑性,并吸收世界电影的丰富理念,做到本土化与全球化和谐共存。此外,人文关怀与高科技手段要相互协调和点缀,用新颖的手段处理影片的情节和戏剧性,有利于提高影片的艺术品味和制作水准。其次,要辩证地处理艺术与商业的矛盾,既可以拍摄纯粹的文艺片,以此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个性,也可以按照大众喜欢的口味去拍摄高票房的商业片,更可以拍摄更有质感和内涵、兼具艺术和商业气质的影片。最后,从长远的观点看,大陆商业电影不仅应该成为重要的大众娱乐方式,而且理应成为市场经济下的主流文化,现代社会需要社会形象,商业电影应该成为下层社会的代言人,通过塑造社会形象的方式,使他们能够自我认识、自我界定。① 
  受众把握方面。首先,在全球化语境下,观众的审美趣味是不断变化的。电影要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把握受众的心理期待,亲近大众,俘获观众的心,与观众形成互动,充分发挥电影的教化和娱乐功能,探索吸引观众的亮点。其次,第六代导演要不断扩大自己关注现实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视野,挖掘思想深度,以自身的经历与思考以及平和、平静的心态,向广大电影爱好者传达一种精神和力量,作品要体现出对社会的责任感,思想要拔高,创作理念需逐步成熟,最大限度地接近观众的内心,能够在与观众的互动中产生共鸣,消除观众的疲倦和乏味感,具有打动观众的长久魅力和艺术生命力。最后,纵观第六代导演的作品距离一般受众都能理解的标准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第六代导演对广大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加以引导和提高,同时,作为受众的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给予电影人不断探索现实题材电影的动力。 
  市场运作方面。首先,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投身到国际、国内市场,“第六代”作为一种品牌,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在转型的过程中打造自己的独特形象。如贾樟柯的艺术定位决定了他能够较为轻松地绕开传统商业片的叙事套路,而其个人品牌效应早已被充分商业化。②他在戛纳宣布成立商业片公司,力图打造优质商业片。其次,要掌握营销策略,熟悉商业化运作规则。在消费时代,要进行大规模的影片发行宣传和后产品开发,努力拓展国产电影更大的发展空间。不断调整策略,注重平衡商业包装与文化品味,努力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与位置。《白日焰火》的票房奇迹告诉我们,步步为营的整合“立体式”营销策略很关键,找到商业与艺术的结合点,打造“面向市场的文艺片”。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