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韩国的“板索里”文化
1、“唱者”的作用
演唱者首先是唱,但不仅仅要唱(),还要说(),即边唱边说反复进行的。唱中有说的被称为“”,说中有唱的被称为“”。演唱者还需要具备好的表演技能,悲伤时能够假装哭泣,高兴时能够随心情起舞,甚至演唱渔歌时还有表现出划桨的样子来。演唱者的右手中还会拿一把扇子,扇面上或有图画或有字迹,根据演唱配合以扇子折叠等动作。
2、“鼓手”的作用
在“板索里”中有“一鼓手,二名唱”的说法,强调鼓手在这种表演形式中的重要性。此外还流传着“虽然有少年名唱,但没有少年鼓手”的说法,因为“鼓手”在“板索里”中不仅仅要敲鼓,控制节奏,还需要根据“唱者”的演唱适时说出“好啊”、“真棒”、“哎呀”、“做得好”等助兴词,来调动观众的情绪。助兴词说的好的鼓手,还可以给感到疲劳的演唱者以继续唱下去的力量。
3、“听众”的作用
在“板索里”中,听众是主动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这点可以从“一听众、二鼓手、三名唱”的说法中形象的展现出来。缺少听众的“板索里”是不完整的。
三、 著名的“板索里”代表作
最早在宋晚载(1769-1847)的《观优戏》(1810年)中记载了板索里的12个曲目,分别是《春香歌》、《沈清歌》、《兴夫歌》、《水宫歌》、《赤壁歌》、《卞强钊打令》、《雍固执打令》、《曰者打令》、《裴裨将打令》、《雄稚打令》、《江陵梅花打令》、《假神仙打令》。①目前广为传唱的只有五部作品,即《春香歌》、《沈清歌》、《水宫歌》、《兴夫歌》、《赤壁歌》。
《春香歌》讲述的是妓女月梅之女成春香和南原李使道之子李梦龙的爱情故事。端午节这天偶然相遇的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之后李梦龙因父亲升官不得不离开春香随父亲迁往汉阳。新上任的使道卞学道看中春香想纳为小妾,被春香严词拒绝。卞学道大怒之下将春香押入大牢施以酷刑加以折磨,春香仍不为所动。后来李梦龙高中科举,被封为暗行御史,查出卞学道的恶性并解救了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春香,赢得了爱情保卫战的胜利。
《沈清歌》讲述的是孝女沈清卖身救父的故事。沈清自小就没有了母亲,父女俩相依为命,依靠父亲讨饭养大。为了让父亲重见光明,沈清将自己以供米300石担的价格卖作海上祭品。被沈清孝行所感动的玉皇大帝命龙王将沈清送到皇宫,成为皇后,后来沈清父女重逢,盲人父亲得以重见光明。
演唱者首先是唱,但不仅仅要唱(),还要说(),即边唱边说反复进行的。唱中有说的被称为“”,说中有唱的被称为“”。演唱者还需要具备好的表演技能,悲伤时能够假装哭泣,高兴时能够随心情起舞,甚至演唱渔歌时还有表现出划桨的样子来。演唱者的右手中还会拿一把扇子,扇面上或有图画或有字迹,根据演唱配合以扇子折叠等动作。
2、“鼓手”的作用
在“板索里”中有“一鼓手,二名唱”的说法,强调鼓手在这种表演形式中的重要性。此外还流传着“虽然有少年名唱,但没有少年鼓手”的说法,因为“鼓手”在“板索里”中不仅仅要敲鼓,控制节奏,还需要根据“唱者”的演唱适时说出“好啊”、“真棒”、“哎呀”、“做得好”等助兴词,来调动观众的情绪。助兴词说的好的鼓手,还可以给感到疲劳的演唱者以继续唱下去的力量。
3、“听众”的作用
在“板索里”中,听众是主动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这点可以从“一听众、二鼓手、三名唱”的说法中形象的展现出来。缺少听众的“板索里”是不完整的。
三、 著名的“板索里”代表作
最早在宋晚载(1769-1847)的《观优戏》(1810年)中记载了板索里的12个曲目,分别是《春香歌》、《沈清歌》、《兴夫歌》、《水宫歌》、《赤壁歌》、《卞强钊打令》、《雍固执打令》、《曰者打令》、《裴裨将打令》、《雄稚打令》、《江陵梅花打令》、《假神仙打令》。①目前广为传唱的只有五部作品,即《春香歌》、《沈清歌》、《水宫歌》、《兴夫歌》、《赤壁歌》。
《春香歌》讲述的是妓女月梅之女成春香和南原李使道之子李梦龙的爱情故事。端午节这天偶然相遇的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之后李梦龙因父亲升官不得不离开春香随父亲迁往汉阳。新上任的使道卞学道看中春香想纳为小妾,被春香严词拒绝。卞学道大怒之下将春香押入大牢施以酷刑加以折磨,春香仍不为所动。后来李梦龙高中科举,被封为暗行御史,查出卞学道的恶性并解救了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春香,赢得了爱情保卫战的胜利。
《沈清歌》讲述的是孝女沈清卖身救父的故事。沈清自小就没有了母亲,父女俩相依为命,依靠父亲讨饭养大。为了让父亲重见光明,沈清将自己以供米300石担的价格卖作海上祭品。被沈清孝行所感动的玉皇大帝命龙王将沈清送到皇宫,成为皇后,后来沈清父女重逢,盲人父亲得以重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