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演”“唱”兼顾 提高作品的表现力
地把自己理解的东西通过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的,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外部形态演绎出来,把自己真实的感情传达给观众。 如何才能把自己理解的东西传达给观众呢?有人说声乐演唱是感情自然流露,并不需要过多的表演,用不着在形体等外部表演上下功夫。但是如果缺少具有表现力的动作,就不可能充分体现心里想表达的愿望。而且内心情感的表达还要以美的方式表现出来呈献给观众,这都需要有一定的表现能力。声乐的最高境界是内在情感和外在动作的完美结合。 声乐表演也不应该仅仅是形体律动的自然流露,更不是即兴的动作表现。演唱者在演唱中不能仅仅只是感动自己,还要感动观众。而观众对你的情感只能通过看、听来了解,所以必须把自己的内心情感通过形体、面部表情等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精心设计每一个动作,反复斟酌每一个面部表情的变化,这样才能展示出符合歌曲内容的心理活动。 可见,表现一种情绪,表达一种意境需要技巧;表演是一门技术,需要设计,需要学习。在声乐专业的学生当中开设表演课程就是要学生学会舞台上表现的各种表演技巧,以推动声音技巧的完善,完美地展示音乐作品形象。 三、表演元素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什么是表演?怎样进行表演?声乐演唱时该怎样借鉴并运用表演来提高作品的表现?我们以青歌赛上的表演素质考试题(摘自民族声乐考试一)来分析: 歌剧《洪湖赤卫队》片段(《洪湖水,浪打浪》) 表演提要:韩英在洪湖上撑船采藕,上岸后召集起游击队员,鼓舞大家斗志。 表演要求: 1.准确表现人物身份特征和气质; 2.表现撑船、采藕的行为特点; 3.与音乐恰当结合; 4.利用道具与假想的周围人物交流。 戏剧表演和歌唱表演都是从分析、认识剧本和角色开始的。《洪湖水,浪打浪》这首经典歌剧选段几乎人人皆知,人人会唱。演唱歌曲之前,首先要熟悉歌剧创作时的历史背景:歌剧讲述了1930年夏天,韩英在自己的家乡洪湖地区带领着赤卫队与敌人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故事。了解韩英这一人物在歌剧中的身份:洪湖彭家墩乡党委书记、女共产党员。演唱这段歌曲时人物的心情、所处的环境:韩英从小生长在洪湖岸边,熟悉并深爱着洪湖的水、洪湖周边的一草一木。根据上级党的指示她要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与狡猾的敌人进行殊死战斗。这样才能做到表演中的第一个要求:“准确表现人物身份特质和气质”。 表演的第一步需要我们走进一种歌曲规定好的“艺术虚构”的情景当中。这种规定情景虽然只是一种假定,但是歌唱演员必须通过逼真的舞台动作(需要设计:比如撑船、采藕的行为)把这种假定的、虚构的情景变成观众能感觉到的真实存在的场景,所以歌唱演员首先要学会在规定的情景之中去演。 怎样才能在舞台上不被现场观众分散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规定的情景中去呢?演员是否能比较准确的体验到并表现出人物(韩英)的感情呢?表演时是否能做此时此地“我就是韩英”的真实判断和思考,展现出人物的所思所想呢?这就需要演员的注意力、理解力、感受力及信念与真实感。 演员首先要学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特定的人物上去“真听、真看、真感觉、真思考”,只有注意力集中才会在虚构的情景中产生真实的感受,而且如果大脑完全被指定的对象填满,也就不会被其他东西打扰。此外还要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去理解、感受、体验人物的情感,相信舞台上“我就是韩英”,这种“信念及真实感”会让演员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从而会从心里产生要做些什么的欲望,这就是舞台动作。任何舞台上的动作都是有内心依据的,一个手势、一个姿态都应该包含着丰富的语言和情感,应该借助自我的生活体验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指定人物所采取的态度找到心里依据,自发唤起行动的欲望。 任何一种艺术的创作都离不开想象,在歌曲表演中,创造鲜明的音乐作品形象必须首先把由词、曲作者提供的文字和音乐形象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让给出的人物、事件、情景等先在自己头脑里变得具体。德国一位名叫布莱丁格的学者把想象比喻为“灵魂的眼睛”。歌唱演员在对一首作品的演唱中要学会通过自己所感所悟,经过重新组织和加工,展开自己的想象,从而产生“内心视像”。 内心视像是一种能用自己内心视觉去观看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只能由演员想象出来的景象的一种能力。这些视像会在演员的心里造成相应的情绪,进而影响演员的心灵,唤起相应的内心体验,达到演唱时 “眼中有景,心中有情”。内心视像必须通过外部形态语言和神态传达给观众,否则演员的“视像”和“内心的情感”与观众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 以上分析到的注意力的集中、想象、信念与真实感、动作、规定情景、交流、内心视像等都是表演的基本元素。表演课程正是通过学习表演诸元素、表演小品及各种表演练习,建立逼真的表演信念感,掌握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