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农村建设对湘西村寨民居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文章就湘西新农村建设中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对村寨民居在改造、改扩建及新建中造成的不利影响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湘西传统的乡土建筑如何与时代共生、同步,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对旧民居赋以新生并使新的建筑又能融入传统与自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传统民居 风格 建筑文化
建筑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空间,是生活环境的主要构成部分,建筑的形制及材料使用总是与一定时期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相联系。①湘西是一片山地纵横的区域,除汉族以外这里还生活着苗、侗、土家等少数民族,各民族长期聚群而居,形成了独特的湘西文化。由于多山的原故,村寨民居只能因地制宜,依地形而建,有的临水、有的依山傍谷,也有建在田埂上和半山腰的,形成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格局,体现了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富有浓郁的地域乡土色彩,是湘西各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精神与物质的统一和深沉文化的体现。②湘西传统的村寨民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居民的审美意识及哲学思想,是当地文化的重要展示。近年来,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对交通的改善及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也得到了改变,一些村民致富后开始盖起一栋栋毫无特色的楼房,这些现象如不引起重视,将会使整个湘西地区乡土民居与湘西世代相传的乡土建筑文化割裂,使湘西传统的乡土建筑特色散失。若干年后,当我们再进行反思时,已无法恢复远去的传统,这将给湘西文化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如何看待湘西传统乡土建筑,这关系到湘西世代相传的乡土建筑文化的存亡问题。
一、湘西村寨民居的建筑形制及现状
“建筑”作为一种造型活动和营造活动,包含的内容很多,物质的、技术的、经济的,差不多都涉及③;传统的湘西民居多使用“杆栏式”楼居与地居结合的建筑形制,有正房、偏房之分;正房有火堂、堂屋、卧房,偏房圈牲畜、堆放杂物及农具。④湘西村寨民居在造型特征、内部空间、平面布局、装饰风格等方面都各有独创,是“杆栏式”建筑与山地的生态环境及生存方式相结合的创造性发展,其主要特征如下。
巧妙结合的地居与楼居。湘西地区农村由于地处山地,很难找到用于建房的平地,因而采取将山坡推平,在此基础上建屋,就是常说的地居。另一部分用“吊脚楼”的形制,将外伸吊脚楼部分与地居连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地居和楼居两个不同的居住空间。
主次性的空间布局。湘西民居在布局上有正房、偏房,正房设有堂屋,占整个建筑面积的1/3,形成了以堂屋为主的平面布局。堂屋不但是主要的活动空间,并且是进入其他空间的通道。
瓜柱结构的建筑架构。传统的湘西民居采用卯榫结构的木结构架构,采用三柱四瓜或五柱七瓜的建筑形制,并在窗棂、枋头、柱头等部位雕刻富有乡土情趣的图案。
长期以来,因受大山的影响,湘西交通极不便利,各个村寨又分散在崇山峻岭之中,村民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一些必备的生活物资只能靠肩扛手提进山,大宗材料及物资无法进山。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环境中,湘西地区居住条件较为简陋,民居以当地杉木为主材,条件好的家庭用薄杉木板做隔墙,条件差的家庭以杉树皮及粗陋的原木为隔墙,屋顶盖稻草或杉树皮,能盖青灰瓦的房屋就是条件较好的了。由于墙体隔板较薄,日晒雨淋后木板极易变形,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缝隙。冬天北风穿堂而过,十分寒冷;夏天不能隔热,隔音效果也不好,居住条件较为艰苦。一些村落民居没有独立的卫浴及伙房,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卫生条件较差。夏天整个村子和居民室内气味难闻,又容易滋生蚊虫,伙房生火又使整个居室空间充满烟雾,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给村民的健康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村寨中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外出务工,村中一些房屋长期没人居住,许多房屋坏了后又长期得不到检修,导致一些空屋破败不堪甚至倒塌(图1)。
二、新农村建设中湘西民族地区村落民居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开展新农村建设,发展了农村经济,有效地改变了农村的面貌。新农村建设使长期困扰湘西村寨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划时代的改变,每个村都修通了水泥路,方便了村民出行,改变了村寨祖祖辈辈手提肩扛的劳作方式。大山里丰富的林业资源得到了开发,村里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大宗物资如现代的建材可以顺利运进山来,加上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村寨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变。经济上的改善,加上外界新的生活观念的影响,尤其新生代的村民外出务工谋生,接受了新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念,城市生活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实用性,给了他们极好的范本。加上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支持,一些较早出去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回乡村民开始谋划自己的居住空间和环境,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对自家原有住居进行了改扩建或新建,极大地改善了住居条件,也改变了湘西地区村寨落后的面貌,但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