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湘西乾州古城苗族“报浓”文化考释
摘要:在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湘西乾州古城迎来文化旅游开发热潮,“报浓”文化也因其独特的少数民族音乐属性,成为乾州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中不可或缺的素材,本文旨通过各类文献典籍的梳理,对乾州古城苗族“报浓”文化进行相关考释,为文化创意视域下乾州古城苗族“报浓”文化的产业开发提供更多学术参考。
关键词:报浓文化;乾州古城;文化创意产业
乾州古城行政沿革考释
乾州古城,现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区西南万溶江畔,乾州命名之初,村民度地形象,谓其地平坦而微起者三,有乾象;又地在诸水中,而土高有州义,故而称其为“乾州”。乾州古城鼎盛于明清,明为乾州哨,清为乾州厅。清《乾州厅志》卷一建置志记载:“乾州在楚西南隅。为古蛮彝地。唐虞曰蛮,夏商荆州之域,周属楚,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隶荆州。陈属沅陵郡,隋属辰州,唐属泸溪郡,隶江南黔中道,五代因之。宋属辰州府泸溪县,后改镇溪所。隶常德卫。国朝裁镇溪所,改设乾州厅,隶辰州府。”
乾州古城苗族类别考释
所谓楚、黔、蜀万山之交,皆苗也。乾州古城在历代行政沿革变迁中皆属苗区,清《凤凰厅志》并记,“乾凤两厅,同时并设。红苗习俗,彼此略同”,由此可见,乾州古城辖域的苗族种类因属“红苗”,以筸子坪(今湘西州凤凰县)为界进行划分,不同种类的苗族在民俗方面存有异同。
《苗防备览·风俗考》 记载,“三厅”之苗即古之“红苗”,苗人衣服俱皂黑布为之,上下如一。其衣带用红者为“红苗”;缠脚并用黑布者为“黑苗”;缠脚用青布、白布者为“青苗”、“白苗”;衣褶绣花及缠脚亦用之者为“花苗”。查《乾州厅志》所叙苗俗,有不同苗类之划分,苗区虽有花苗、黑苗、红苗诸多种类,各苗类按其服饰、风俗、性情等特征,有以下细分:乾州苗类众多曰黑苗、红苗、花苗等,以其衣领、腰带色系决定其种类名。上属苗类,红苗最属强悍,户口极繁。单永绥一厅,适居苗地之中,而所辖尽红苗也。区别于红苗,黑苗崇尚自己独特文化,以其衣领腰带,分色别类而言,领与带皆黑谓之黑苗,乾州厅以黑苗为主,《乾州厅志·卷一城郭志》记载,“天启间自镇溪所至喜鹊营添筑六十里堵御红苗”可证。
由此可见,湘西苗民无论上衣下装的颜色皆为为皂黑色。其中,如果用红布做腰带的苗民,民间称他们为“红苗”。如果用黑布裹腿的苗民,民间称他们为“黑苗”;如果裹腿用青布和白布的苗民,民间又称他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