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实践中的文化悖逆因素分析
医学教育形式承载的对医学知识的认识过程违规律而行的现象由来已久,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且持久存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须借助文化分析这个工具。文化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源动力和调节器,凡是体现人们主观意志的社会存在,其现象的背后总可以找到文化的影响作用。对于此处讨论的医学教育过程违认识规律而行的问题,主要的文化根源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的习惯使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可以说是非常顽强的文化力量,它通常作为人们无意识的心理程序制约人们行为方式的选择。班级制医学教育模式自产生以来,虽然有无数的热心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之尝试过各种改革,但其主体模式依然一代一代复制和克隆,并在这种对传统模式代代相承的习惯势力影响下,使医学教育活动中违背认识规律的现象代代相传。二是学科观念的局限使然。在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领域,人们都非常看重学科分类的严格性,特别是医学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大家都津津乐道地把原本完整、系统的医学知识体系人为地切割成一个个学科门类,且将这种并非文化本身所必然存在的孤岛式知识集合体名之曰“课程”,作为确定人们分别研究问题的依据。在这样一种学科观念的支配下,一门门的学科或课程便成了人们从总体上系统、全面认识医学科学的障目之“叶”,在此局限性的影响下形成的盲人摸象般的认识过程和难识庐山真面目的认识结果,肯定无疑是违背规律的。
2 医学教育指导思想中的违规律现象及文化根源
教育为社会服务,医学教育的主要职能即通过特定形式的教育培养输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医学人才。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科学技术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惊人速度飞速发展,由此带动了医学教育以指导思想为突出特征的全方位深刻变革。当今的医学教育,在指导思想方面特征性地表现为三大趋势:其一,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而且把“高素质”定义为精通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库。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各医学院校互相追逐、攀比,唯恐开设的课程不比其他学校的多,课程名称不比其他学校的新异,由此便导致了无法遏制的课程门数逐年增多现象。其二,强调与社会现实职业高咬合度的对口衔接,不少学校争相把培养的人才一出校门就高水平地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受此思想的影响,不少学校积极探索在有限的院校教育时间内充分提高毕业生适应社会面向的途径和方法,如开办专业越分越细、课程设置越来越专。其三,重视对其他专业改革经验的借鉴,热心于将一些已经在非医学院校或非医学专业收到明显效果的经验和做法吸收进医学教育实践,这方面比较明显的如在医学教育中普遍推行学分制,目前各医学院校在此方面都有较高的积极性,实践者们似乎确实对学分制的本质有了充分的了解,故而才在医学教育实践中显得那么乐此不疲。
严格地说,医学教育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它不仅包含本科或专科阶段的医学基础教育,而且还包括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然而人们习惯上指称的医学教育主要是指大学本科、专科阶段的医学基础教育,本文讨论的范围尊从众意,即“医学教育”是指大学本科、专科的医学基础教育。立足于这一讨论范围,本文认为如前所述的医学教育指导思想确实有悖于客观规律,因为:①医学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毕业后从医执业准备必需的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学生毕业后进一步发展深造打下牢固的基础,因此着重于培养学生以医学为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学生在三五年有限的时间内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才。②医学院校教育应该立足于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基础,以便使学生毕业后能广泛地适应社会,而在社会某一特定领域的发展应该也只能是学生就业定向后花很长甚至毕生的时间方可能完成的,如果在医学基础教育阶段过分强调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某一特定领域而把课程结构设置得过于专业化,这不是医学基础教育应该做的事,也不能真正达到使学生良好适应社会的目的。③医学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非医学院校的经验和做法有些可以借鉴,有些则不能借鉴,当然根本上不应该简单照搬。比如说学分制问题,在有条件实行之的非医学院校确实在较多的好处,然而学分制的本质是允许学生充分地自主选择课程,允许学生充分地自主选择教师,允许学生充分地自主选择修学方式和修学过程,这在医学院校是很难真正行得通的。
人们在医学教育指导思想方面的违规律现象,其成因仍然源自于文化方面的影响。首先,人类社会的高速度发展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最终必然集中指向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上。相对于社会发展的事实状态来说,医学教育客观存在的滞后性与人们主观愿望超前性的期望值之间必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社会公众对这种差距的评价、批评和责难,促使医学教育者们反观、检讨医学教育实践进而迫于社会压力,在指导思想上强烈地希翼于通过面面俱到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毕业时个个成为百科全书式的智囊,进而减轻乃至于消弭人们的批评和责难。其次,同样因为人类社会的高速度发展——更准确地说是高速度发展中的某些不协调因素——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难于就业。这一原本需要通过提高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方可根本解决的社会敏感问题,不知怎么竟与高校办学水平和业绩考核建立了超乎寻常的密切关系,于是乎医学教育者们在思想观念上便自然而然地以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作为治校办学的风向标,由此便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窄口径畸形专业或者专业方向。再者,在历史演进过程的文化积淀中,“改革”是任何时候都能令人激情奔涌热血沸腾的超强兴奋剂。不管是出于社会政治的、经济的、物质状态的、观念形态的……种种目的,不少人都热衷于高举改革的大旗对现实社会状态或社会秩序作出一些或大或小或是或非的变革和
调整(比如医学教育中的变相学分制问题),至于这些变革和调整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嗨,那是需要不断地改革、改革、再改革去解决的!
总之,人们包括医学教育在内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其目标指向和根本动力皆源于社会文化中的特定因素,如观念、思想、习惯、价值取向、经验积累、心理程序以及对理想状态的主观判断等等。通常情况下,我们习惯于以主观方面的愿望或评价作为判断实践正误的标准,而不太注重决定人们实践活动合目的性的客观规律,于是便形成了医学教育实践有悖于客观规律的种种现象。应该承认,本文所述的医学教育实践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是确实存在的,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别的,正是源于主观文化方面的悖或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