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摘要: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肺组织、胸廓疾病、肺血管病变或呼吸调节功能障碍致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右心损害的一种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的主要病理表现为右心室肥厚。由于肺源性心脏病病因、病理的特殊性,使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与其他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有所不同,对此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
关键词: 蝮蛇抗栓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12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4-7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肺功能测定Ⅳ级17 例, Ⅲ级43 例。心功能测定Ⅳ级46例, Ⅲ级14 例。原发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46例,支气管哮喘4例,肺结核4例,支气管扩张6例。所有患者均有咳嗽、气急、口唇发绀、肺部湿啰音,其中咯白黏痰30例、黄脓痰31例,双肺有哮鸣音22例,双下肢水肿19例,颈静脉怒张38例,肋下扪及肝肿大22例,黑便3例,意识障碍28例,发热32例,房颤19例,早搏55例。
2 治疗
2.1 急性期治疗
2.1.1 积极控制感染 参考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在培养结果尚未报告前,根据感染的环境及痰菌涂片革兰染色结果选用抗生素。院外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占多数;院内感染则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或选用二者兼顾的抗生素。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包括人和动物)、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增加,以及老年患者的增多,肺部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明显增多,肺部耐药菌问题也日.益突现,这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尤为突出。因此临床病情紧急时,可以据此特点选择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一旦感染的病原菌明确,就应该针对病原选用敏感、有效的抗菌药物。考虑到病原菌的耐药因素,可适当加大抗菌药物的剂量,也可以联合用药。常用的有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头孢类抗生素。原则上选用广谱抗生素为主,选用广谱抗生素时必须注意可能继发真菌感染。
2.1.2 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在氧疗和改善通气之前,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使呼吸道保持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最关键的措施,是防止机体因此而引起的一系列促进心力衰竭进展的根本办法。如用多孔导管通过口腔、咽喉部,将分泌物或胃内反流物吸出。痰黏稠不易咳出,可通过促进排痰治疗使痰排出。具体措施:增加水分,湿化痰液,鼓励患者饮水,静脉液量每日不少于1000~1500ml,兼以超声雾化,以及气管内滴药;口服祛痰剂如沐舒坦、必消痰及中药祛痰灵、急支糖浆、鲜竹沥水等;勤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坐起咳嗽,促使痰排出。
此外,在痰液堵塞气管、排除痰液极为困难、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急剧加重时,应及时给予气管切开,可以方便吸出痰液,排除气管堵塞,并方便使用呼吸机。持续低流量吸氧为呼吸衰竭患者的供氧原则。
2.1.3 控制心力衰竭 利尿剂可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负荷,消除水肿。使用原则:选用作用轻者,小剂量,短疗程。如氢氯噻嗪25mg,1~3次/d,一般不超过4天。使用利尿剂时需注意补充钾和氯,以免发生低钾、低氯性碱中毒。过量的使用利尿剂也可使痰液黏稠不易排出和血液浓缩。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剂量宜小,常规剂量的1/2~2/3量;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制剂;用药前注意纠正缺氧、防治低钾血症,以免发生药物毒性反应;不宜以心率作为衡量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和疗效考核指征。血管扩张药可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对部分顽固性心力衰竭有一定效果,但并不像治疗其他心脏病那样效果明显。血管扩张药在扩张肺动脉的同时也扩张体动脉,往往造成体循环血压下降,反射性心率增快、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