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气管切开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总结近年来六盘水市盘县人民医院气管切开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护理人员的细心观察,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达到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的目的。结果 我神经外科ICU病室2007年5月~2010年10月收治气管切开88例, 88例中并发肺部感染2例,其中1例并发颅内感染死亡。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有效的术后护理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气管切开 呼吸道 护理
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是解除上呼吸道梗阻,防止肺部感染,抢救和治疗的重要措施,其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神经外科2007年5月~2010年10月共收治气管切开88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19岁,88例中并发肺部感染2例,其中1例并发颅内感染死亡。
2 护理
2.1 基础护理 气管切开后病室的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5%~65%。气管切开患者由于失去了上呼吸道加温、湿化和屏障作用[1],为了预防感染,病室内每天用84消毒液擦拭桌面及地面,用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严格限制人员进入,工作人员进入病室时戴好帽子口罩。
气管切开患者须加强口腔护理,每天2次;必要时对患者的口咽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根据结果选择口腔局部用药。对使用气囊的患者,每次气囊放气前,必须充分吸尽气管及口腔咽喉内的分泌物。气管切开患者氧疗时,应每天更换吸氧导管,湿化液及湿化瓶。
2.2 正确及时吸痰 正确及时吸出痰液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三步排痰法,即:一吸、二拍、三吸。
一吸:即吸入药物,将药物吸入肺支气管内,起到溶解、稀释干燥痰液及灭菌的作用。
湿化气道有两种方法:超声雾化可减轻呼吸道粘膜炎症和水肿,使痰液稀释而利于吸出,雾化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根据痰液的粘稠程度2~4次/日;气管滴注每1~2小时1次,注药时应在呼气未转吸气时沿气管内壁缓慢滴入。超声雾化吸入和气管滴注药液可交替进行,所用抗生素可根据痰液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选用。
二拍:即定时翻身拍背,应每隔1~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1次,或吸痰前翻身拍背。拍背方法:五指并拢向掌心弯曲呈空心拳,自下而上,从边缘到中央反复叩击。如上呼吸机,在翻身时应固定各管道以防脱开。
三吸:即吸痰,患者不能有效排痰时,应予吸痰。
吸痰动作要轻柔、及时,压力不可过大,成人吸引负压为40~53.3kpa,小儿不大于40kpa。在吸痰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吸痰前后护理人员必须认真洗手,必要时戴无菌手套。吸痰导管备两套,并严格消毒,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管,一套用于吸气管内分泌物,一套用于吸口腔及鼻腔分泌物。每日吸痰用物需要更换消毒1~2次,吸痰管需每次更换,吸痰时坚持由内向外的原则。
2.3 管道护理 气管切开后需加强内套管护理,套管口以双层无菌湿纱布遮盖,以湿化空气,防止灰尘及异物吸入,干后及时更换。气管内套管每日取出清洁消毒2~3次,气管内套管取出后先用0.2%戊二醛浸泡,然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
呼吸机各管道,雾化吸入器在使用前严格消毒,防止吸入的气体或药物被细菌污染,还应避免呼吸机冷凝液的吸入。由于机械通气环路中的冷凝液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