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医学类论文 > 临床医学 > 正文阅读资讯:探讨分期治疗消渴病临证思路

探讨分期治疗消渴病临证思路

[作者:未知[来源:本站整理]| 打印 | 关闭 ]

摘要:  消渴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情复杂的特点。文章基于对古今治疗消渴病文献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提出临证治疗应结合消渴病的病因、病位、体质以及疾病过程中邪正之间的消长变化,针对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分期治疗的原则:消渴病初期以健脾益气为主,佐以清热;并发症期以行气活血通络为要;化痰除湿、调理体质贯穿始终。


关键词:  消渴病; 证候演变; 治疗


消渴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多由于过食肥甘,嗜酒无惮、劳逸失度,五志过极、外感邪毒等多种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脾的功能,使脾失健运,精、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的生成、输布、吸收、代谢等发生障碍,继而导致他脏的功能失调,形成病程长、并病丛生、病情复杂的消渴病。在整个发病过程中,脾失健运为消渴病发病的中心环节,痰、热、燥、瘀是贯穿消渴病始末的关键病理因素,而体质是决定消渴发病及病后转归的内在依据[1]。本文基于对古今治疗消渴病文献的回顾性研究,结合消渴病的病因、病位、体质以及疾病过程中邪正之间的消长变化,提出了针对消渴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施以相应的治疗原则,以达到祛除致病因素,恢复脏腑生理功能的目的。
  1 初期健脾益气为主,佐以清热
  消渴病初期多以脾虚失运为病之本,燥热内盛,消灼津液与水谷为病之标。故此阶段的组方原则应以补益为先,重在健运脾气。脾旺则津液化生有源,气足则津液输布有力。如东汉名医张仲景首创“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消渴[2],以人参、甘草、粳米等健脾益气和中,为后世所推崇;河北名医张锡纯认为消渴病多由元气不升所致[3],所创“玉液汤”和“滋脺饮”的组方均选用健脾益气的黄芪、山药为主药,取黄芪能助脾气上升,还其散精达肺之功;山药能补脾益气,色白润肺,可生津止渴;并配伍鸡内金助脾胃强健,化饮食物中糖质为津液也,应用猪胰子可以脏补脏也。近代名医施今墨先生指出:“血糖者,饮食所化精微也。若脾失健运,血中之精就不能输布脏腑,营养四肢,积蓄过多则小便漏泄至体外矣”,临床治疗常选生黄芪、太子参、山药、苍术等药物,健运脾气以治糖尿病。
  此外,在消渴病发病初期,其矛盾的主要方面还表现为火热内蕴,伤及津液。故清热养阴亦是此阶段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治疗方法。清热药物中首选麦冬、葛根、知母、瓜蒌等甘寒药物,其次为黄连、黄芩、山栀等苦寒药物。甘寒药物既可清热,又能生津,可谓一箭双雕,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