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手术治疗与临床护理
摘要: 探讨急腹症病人行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总结38例急腹症病人行手术治疗的护理全过程。结果:38例病人治愈出院。
关键词: 急腹症;手术治疗;护理
外科急腹症发病率很高,发病急骤,病情复杂,进展较快,有一定的病死率,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我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行急腹症手术治疗38例,手术治疗处理原则是及时、准确、有效。对于诊断不明而病情严重,全身情况恶化,中毒现象明显,腹痛加重,腹膜炎发展,在妥善准备,病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剖腹探查。由于加强对患者术前、术后病情观察,各项护理措施及时到位,收到良好效果。
1 一般资料
1.1 一般资料:1年中共收治38例。男28例,女10例。肝破裂9例,脾破例6例,重症胆管炎8例,嵌顿疝10例,胆石症急性发作5例。年龄18~55岁,平均40.5岁。 1.2 手术方法:肝修补术9例,脾切除术6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13例,无张力疝修补术10例。
1.3 结果:本院38例治愈38例,并发症3例,其中伤口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经治疗后均获痊愈。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急腹症的特点是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多数病人伴有腹痛症状。病人往往有焦虑、恐惧和急躁情绪和痛苦面容,对于此类病人,应做好心理护理。积极主动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感受并针对问题及时稳定病人的情绪,增强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调动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的目的。
2.1.2 病情观察:急腹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面临好转和恶化的可能,因此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做好记录,必须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年龄:婴幼儿因不能主诉和及时发现病情,常就诊过晚,而且抵抗力差又不能耐受脱水,所以病情多较严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急剧的病理生理变化常不能耐受,又常伴有心、肺等疾患,病死率较年轻人高。②实验室指标:病人出现休克征象,有明显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血氧分压<8.0kPa,呼吸急促,提示病人有发生ARDS的倾向。③营养状况: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严重衰弱的病人伴有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④腹部手术史:腹部手术后近期出现急腹症,绝大多数与手术有关,如出血、吻合口瘘、肠梗阻等[1]。
2.1.3 体位:应取半卧位。
此体位有利于炎症局限和引流,可减轻全身中毒反应。
2.1.4 禁食、胃肠减压:急诊在未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应禁饮食、禁灌,禁用泻药和止痛药,有利于防止疾病恶化,或者掩盖病情病因。胃肠减压管抽出消化道气体和胃肠内容物,减少胃液可降低胃肠吻合口瘘,要注意观察引流物颜色和量。
2.1.5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静脉输液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对于贫血和腹部外伤大量出血患者,可建立二条以上静脉通道,并给予输血治疗维持循环血量,维持机体各器官灌注量。
2.1.6 吸氧、镇静、止痛:疼痛是急腹症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对于明确病因的病人采用止痛剂缓解疼痛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消除病人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保证病人体力的恢复。对不明病因的病人禁止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观察: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尿量、神志、面色腹部体征等变化,尤其是血压和心律的变化。术后安置患者于监护室,当班护士及时了解麻醉及手术方式,对腹腔引流管、胃管、氧气管、输液管妥善固定,保持通畅,并取合适的体位。施行硬外麻醉者应去枕平卧4~6小时,全麻者在病人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2.2.2 引流管护理:各引流管要妥善连接和固定,观察并记录每日引流液的色、量和性质,加强巡视,保持引流管的通畅,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必要时可涂以氧化锌保护皮肤,并注意无菌操作。观察腹腔各种引流管是否受压、扭曲、堵塞,注意观察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