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湿性愈合理论治疗慢性伤口的临床效果观察
满意度明显提高( P<0.05)。(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n) 溃疡面积(㎝2) 溃疡深度(㎝) 换药次数(次) 住院日(d)
实验组 45 17.25±32.56 0.72±1.58 11±27 23±33
对照组 52 13.51±29.22 0.78±1.47 26±31 41±27
T值 0.5962 0.1936 2.5471 2.954
P值 0.5525 0.8469 0.0133 0.004
表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n) 疗效 总有效率(%) 患者满意度(%)
治愈 有效 无效
实验组 45 32 13 0 100 95.5
对照组 52 26 17 9 82.7 76.9
P值 0.0099 0.0206
3 讨论
3.1 湿性愈合理论的产生。早在1962 年,英国的G.D.Winter博士的动物实验发现,湿性环境的伤口愈合速度比干性愈合快1 倍,这一实验结论为现代湿性愈合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Turner在1990 年再次证实湿润环境能迅速缩小创面,增加肉芽组织,促进创面再上皮化。由此产生了湿性愈合理论,既保持伤口湿润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有利于清创;还能帮助新生血管和肉芽组织形成,细胞在湿润环境下移行速度也加快,更利于伤口的愈合。
3.2 有文献报道,新型敷料通过以下三方面的机制促进伤口愈合:①有利于坏死组织及纤维蛋白的溶解,新型敷料覆盖的创面,一方面组织内源性胶原酶等释放并激活,从而产生酶学清创作用;另一方面,新型敷料本身也能溶解纤维蛋白。②能创造低氧环境及促进毛细血管生成。③能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我科通过应用新型敷料换药,有效的渗液管理维持了伤口的湿度平衡,伤口局部的低氧状态也加速了新鲜肉芽的形成,促进了伤口的愈合,故在有效处理伤口的基础上创面愈合优于传统的换药方式。
3.3 对于慢性伤口的局部处理应在医疗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进行,对于血管相关性疾病慢性伤口患者,如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通过穿循环减压袜及激光手术以去除静脉淤积而导致的皮肤局部营养障碍;对下肢动脉硬化相关性疾病患者,进行药物扩血管或介入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局部换药处理,以达到有效改善下肢局部血供,促进慢性伤口愈合;对于下肢慢性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慢性伤口的患者,进行专业的药物或加压物理治疗,恢复有效的静脉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利于慢性伤口愈合;对于脂肪液化的伤口,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n) 溃疡面积(㎝2) 溃疡深度(㎝) 换药次数(次) 住院日(d)
实验组 45 17.25±32.56 0.72±1.58 11±27 23±33
对照组 52 13.51±29.22 0.78±1.47 26±31 41±27
T值 0.5962 0.1936 2.5471 2.954
P值 0.5525 0.8469 0.0133 0.004
表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n) 疗效 总有效率(%) 患者满意度(%)
治愈 有效 无效
实验组 45 32 13 0 100 95.5
对照组 52 26 17 9 82.7 76.9
P值 0.0099 0.0206
3 讨论
3.1 湿性愈合理论的产生。早在1962 年,英国的G.D.Winter博士的动物实验发现,湿性环境的伤口愈合速度比干性愈合快1 倍,这一实验结论为现代湿性愈合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Turner在1990 年再次证实湿润环境能迅速缩小创面,增加肉芽组织,促进创面再上皮化。由此产生了湿性愈合理论,既保持伤口湿润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有利于清创;还能帮助新生血管和肉芽组织形成,细胞在湿润环境下移行速度也加快,更利于伤口的愈合。
3.2 有文献报道,新型敷料通过以下三方面的机制促进伤口愈合:①有利于坏死组织及纤维蛋白的溶解,新型敷料覆盖的创面,一方面组织内源性胶原酶等释放并激活,从而产生酶学清创作用;另一方面,新型敷料本身也能溶解纤维蛋白。②能创造低氧环境及促进毛细血管生成。③能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我科通过应用新型敷料换药,有效的渗液管理维持了伤口的湿度平衡,伤口局部的低氧状态也加速了新鲜肉芽的形成,促进了伤口的愈合,故在有效处理伤口的基础上创面愈合优于传统的换药方式。
3.3 对于慢性伤口的局部处理应在医疗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进行,对于血管相关性疾病慢性伤口患者,如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通过穿循环减压袜及激光手术以去除静脉淤积而导致的皮肤局部营养障碍;对下肢动脉硬化相关性疾病患者,进行药物扩血管或介入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局部换药处理,以达到有效改善下肢局部血供,促进慢性伤口愈合;对于下肢慢性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慢性伤口的患者,进行专业的药物或加压物理治疗,恢复有效的静脉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利于慢性伤口愈合;对于脂肪液化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