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抑郁症机制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抑郁症 针 灸 综 述
针灸疗法是治疗抑郁症比较常用的手段之一,笔者查阅近10年来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1 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1.1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 许多学者认为,应激性生活事件是抑郁症的促发因素。HPA轴是大脑应激应答的重要机制,因而对HPA轴在抑郁症中的作用研究最多。郭珊[1]探讨了HPA轴功能改变与海马的关系,认为海马内含有大量糖皮质激素的受体,皮质醇的增高可通过损伤海马、蓝斑等处使抑郁症患者产生认知功能障碍、情绪低落、失眠等症状。Mitchell[2]等研究抑郁症的下丘脑改变,发现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的含量高于正者,经抗抑郁药治疗后,随着抑郁症状的改善,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水平趋于正常。王欧[3]研究抑郁患者的垂体改变,发现同对照组比较,抑郁症患者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显著升高,而经抗抑郁药物治疗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趋于正常,同时抑郁状态得到改善。唐萍等[4]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以及唾液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且皮质醇生理波动消失。
李丽平[5]等发现,针刺百会和太冲可使抑郁大鼠血清中升高的CORT和ACTH含量显著下降,提示针刺是通过抑制亢进的HPA轴发挥治疗抑郁症的作用。韩毳[6]电针“百会”、“三阴交”穴可降低升高的抑郁大鼠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下丘脑室旁核精氨酸加压素阳性神经元的含量。说明对亢进的HPA轴功能的调整作用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
1.2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引起抑郁状态。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偏低。甚至有人提出抑郁症存在亚临床甲减。但也有研究表明,游离T4偏高。唐胜修等[7]观察了电针治疗抑郁症患者过程中对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针治疗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时,伴随着甲状腺激素水平的降低,提示了FT4在针刺治疗抑郁症过程中起到媒介作用,并有适度消耗。
1.3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 临床观察发现,抑郁症(DEP)患者往往****减低以及女性患者在经前期和产后的抑郁症发病率往往增高,可见抑郁症的发病与体内性激素水平有密切关系。周胜红[8] 针刺治疗更年期抑郁症,发现针刺治疗后,患者血中E2含量明显增高。提示针刺主要通过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整体的良性调节及提高卵巢的功能来改变雌激素的含量,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2 对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影响
2.1 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以及代谢的影响 抑郁症的发生与中枢神经递质的含量及其代谢水平密切相关。庄礼兴[9]研究表明,针刺与埋线均能使抑郁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时宇静[10]等发现电针印堂、百会穴后,增加了获得性无助大鼠下丘脑5羟色胺、降低下丘脑5羟吲哚乙酸。
2.2 对不同神经递质含量之间关系的影响 抑郁症的发病与多种神经递质有关,不同递质之间关系的失衡,是抑郁症发病的机制之一。综合有关NE和5HT系统的研究后发现,5HT系统功能的低下为NE功能改变所致的情感障碍提供了基础。金光亮等[11]研究发现,抑郁症模型大鼠皮层5HT/5HIAA下降,而NE/5HT上升,电针百会、印堂后,皮层5HT/5HIAA上升,而NE/5HT降低。提示了电针不仅可以提高5HT能神经的活性,而且还可以协调NE与5HT之间的关系。
2.3 对神经递质受体功能的影响 张有志等[12]复制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施以电针百会、足三里穴治疗。发现电针可增加抑郁大鼠大脑皮层降低的5HT1受体;降低升高的5HT2受体,提示5HT受体功能不平衡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电针百会、足三里穴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抑郁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免疫细胞尤其是细胞因子不仅是免疫系统中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调节者,也是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关键因子。白细胞介素1、2、6(IL1、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等“前炎症细胞因子”可诱导情感淡漠、抑郁、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郭苏皖[13]研究发现,DEP患者血浆中IL2、IL6含量增高,提示DEP的发病可能伴随着免疫激活现象。李丽萍[14]发现艾灸能降低抑郁模型组动物血清中升高的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其疗效和阿米替林组相当。
4 对不同脑区的影响
邱艳明等[15]研究发现,抑郁症模型大鼠存在下丘脑、前额叶等不同部位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改变,电针百会、印堂治疗,可以使下丘脑5HT含量上升,5HIAA含量下降,而对海马和前额叶DA、DOPAC的含量有降低作用。提示了针刺调整抑郁状态的作用靶点,在大脑不同区域的作用效应存在差异,而下丘脑和/或海马部位可能是针灸发挥抗抑郁作用的主要效应区。